[实用新型]一种直接测量反射面天线风洞试验过程形变的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08863.3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4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许培伦;薛旋;屈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测量 反射 天线 风洞试验 过程 形变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测量反射面天线风洞试验过程形变的组合装置,固定板通过夹子和加紧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与支撑杆紧密联接;固定板下方四角设有连接件,通过长螺栓将连接件及被测天线连接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下方的中部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下方连接激光头连接板,激光头连接板的末端安装测距激光头,测距激光头的通信光缆依次穿过连接筒和固定板的过线孔后,沿支撑杆的外穿风洞设施风道将测量信号实时传递至外置于风道的数据采集卡,通过便携式计算机将形变数据实时记录,不仅可以获取精确的形变数据,同时可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保证天线产品和试验设施的安全性,大大缩短了天线形变测量周期,降低了试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线形变测试装置,将装置置于风洞中,适应多种变风速载荷试验状态,与激光测量装置安装于风洞侧壁外部的间接测量结果相比,减小了系统误差,试验数据更为可信。
背景技术
反射面天线具有高可靠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高增益、低副瓣等特点,是典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备,是雷达系统中对电磁能量的发射接收的通道,发挥着关键作用。
天线的机械结构是实现天线电性能的载体,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其是提高天线电性能的基础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反射面天线电性能的要求愈来愈严苛,传统的仅考虑结构强度的设计方法很难满足天线电性能稳定可靠的要求。必须从机电集成的角度对天线结构进行综合设计,保障天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较好的力学和电磁性能。
现有的机电耦合设计技术多依赖于仿真过程,但仿真计算比较理想化,因此设计的结构需要实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实际中,在天线加工制造完成后,也需要在风洞实验室中验证天线结构的安全性,由于采用激光测量装置安装于风洞侧壁外部,通过测量靶点位移,再结合天线迎风面理论外形进行计算的方法,获得形变数据的准确度较低,无法获得精确的变形数据,也就无法对天线在风载荷作用下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可靠性进行精准评估,严重影响校正天线电性能仿真误差、优化设计和验证产品性能的结果与结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测量反射面天线风洞试验过程形变的组合装置。本发明以获取天线在多种变风载作用下的精确变形数据,为电磁性能预测提供实测数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反射面天线的形变测量装置,包括天线在风洞设施中的固定和形变测量两种功能的组合式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接测量反射面天线风洞试验过程形变的组合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连接于支撑杆(1)上的固定板(2);固定板(2)通过夹子(3)和加紧件(4)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与支撑杆(1)紧密联接;固定板(2)下方四角设有连接件(5),通过长螺栓将连接件(5)及被测天线连接于固定板(2)上;固定板(2)下方的中部安装有连接筒(6),在固定板(2)下方的连接筒(6)所围圆圈内部设有过线孔,连接筒(6)下方连接激光头连接板(7),激光头连接板(7)的末端安装测距激光头(8),测距激光头(8)的通信光缆依次穿过连接筒(6)和固定板(2)的过线孔后,沿支撑杆(1)的外穿风洞设施风道将测量信号实时传递至外置于风道的数据采集卡,通过便携式计算机将形变数据实时记录,连接筒(6)伸入被测天线内进行测试。
所述支撑杆(1)为两端带有法兰的柱状结构,法兰上设置通孔用于连接风洞装置的侧壁;支撑杆(1)为被测天线提供受风载作用下的抵抗整体位移能力,同时避免多种变风速载荷作用下可能形成的不稳定扰动造成测试结果偏差。
所述固定板(2)为正方形结构,固定板(2)上安装连接件(5)用于连接被测天线;
所述直接测量反射面天线风洞试验过程形变的组合装置共包含两件夹子(3),夹子(3)为中间为圆弧状,圆弧两端外壁有径向凸起的耳片,且圆弧内径与支撑杆(1)的外径尺寸相同,圆弧内表面为锯齿状特征结构,防止天线在风载作用下围绕支撑杆(1)的形成转动位移造成测试结果偏差;两件夹子(3)分别将支撑杆(1)固定于固定板(2)上,且位于固定板(2)的两个相对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8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锈抗老化的消防卷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