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4537.5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代理公司: |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采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对称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均匀设置有推板,所述链轮底部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限位轨道另一端固定于两个支柱上,所述限位轨道内部均匀安装有承装篮,所述承装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隔板,推板推动采摘篮,使采摘篮利用滚轮在限位轨道内部移动从支柱一端移出,棚外人员将灰平菇拿出,依照大小分拣后,放置在一起,再将采摘篮依次将采摘篮推入限位轨道内部即可,避免采摘人员因多次更换采摘篮耽误采摘进度,影响采摘效率减少采摘人员体力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食用菌最佳的采收时间是在七八月份,但是由于食用菌比较脆弱,因此在采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仔细,不要破坏原本的食用菌形状,这样会影响食用菌的销售价值,对丛生状的平菇、金针菇等,采收时利用刀从基部整朵割下,注意保持朵形完好,在存放时,注意不要压到菇类的菌盖;现灰平菇种植一般为大棚种植,棚内面积较大,且灰平菇的菌盖较为脆弱,采摘灰平菇时,由于其大小不一,采摘后会进行分拣,为避免在采摘存放时灰平菇的菌盖损伤,一般在采摘时采摘篮内只放置一到三束,就要更换采摘篮,由于棚内行走空间狭小,一般采摘篮会放置在棚外,需要更换的采摘人员需跑至棚外更换,导致采收效率低,劳动人员体力消耗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具备方便放置灰平菇,便于更换承装篮,减小劳动人员体力输出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采摘人员,因更换采摘篮,体力输出大导致采摘效率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对称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均匀设置有推板,所述链轮底部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限位轨道另一端固定于两个支柱上,所述限位轨道内部均匀安装有承装篮,所述承装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和固定框两侧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插接轨道,所述插接轨道内部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和插接轨道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呈十字结构固定于固定框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和固定框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限位轨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链轮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两端均匀设置有转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和支柱底端均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基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轨道两端的底部均固定有垫块,两个所述垫块分别固定于支架和支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固定框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4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性强的建筑消防用便携式灭火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磁力锁紧机构的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