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用液力传动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3434.7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金铁机车车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庞晓辰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车 用液力 传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用液力传动箱,包括传动箱主体,所述传动箱主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传动箱主体位于防护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柱,所述防护箱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传动箱主体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多个所述减震弹簧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本实用新型中水泵、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传动箱主体进行热量转换,其中一防护箱内部的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经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水泵进入另一防护箱内部,从而更好的调节传动箱主体内部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燃机车用液力传动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内燃机车对牵引特性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机车牵引工况的要求,机车起动和上坡时,由于起动阻力和坡道阻力很大,此时机车速度较低,但需要很大的牵引力;机车在平直道运行或下坡时,由于运行阻力较小,此时机车速度较高,所需的牵引力相对降低(较小)。另一方面是机车牵引量的要求,牵引吨位大时阻力就大,则要求牵引力大,相应的机车速度较低。
现有的传动箱在使用时内部温差较大,从而使得传动箱散热效果较差,从而我们设计一种内燃机车用液力传动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传动箱在使用时内部温差较大,从而使得传动箱散热效果较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燃机车用液力传动箱,包括传动箱主体,所述传动箱主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传动箱主体位于防护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柱,所述防护箱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传动箱主体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多个所述减震弹簧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远离水泵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固定架与传动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贯穿防护箱并向其内部延伸,所述传动箱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两所述防护箱通过固定管相连;
所述防护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主体外壁分别与散热柱、防护箱焊接,所述散热柱为铜质,所述散热柱的长度不低于四毫米。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水泵周侧,所述防护机构顶端与传动箱主体底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断面均呈圆形,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散热柱的断面呈圆形,所述散热柱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柱呈矩形阵列分布在传动箱主体两侧,所述传动箱主体的断面呈矩形,所述传动箱主体的壁厚不低于六毫米。
优选的,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水泵顶端与安装板焊接,所述安装板顶端与减震弹簧焊接,所述减震弹簧顶端与传动箱主体底部焊接,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分布与传动箱主体、安装板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防护箱底部最低处。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部设有冷却液,所述防护箱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防护箱厚度不低于两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水泵、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传动箱主体进行热量转换,其中一防护箱内部的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经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水泵进入另一防护箱内部,从而更好的调节传动箱主体内部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金铁机车车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金铁机车车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3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