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1396.8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单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斌强 |
主分类号: | A63C17/01 | 分类号: | A63C17/01 |
代理公司: | 义乌市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0 | 代理人: | 赵双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上侧,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置槽,所述上底座设置有伸入所述安置槽内的工作柱,或者,所述上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置槽,所述下底座设置有伸入所述安置槽内的工作柱;所述工作柱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抵接面,所述安置槽内固定设置有复位弹性块,所述复位弹性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板底座,解决了其由于不能自动复位导致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底座。
背景技术
滑板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极限运动之一。一般滑板包括踏板、两个前轮、两个后轮、前支撑架底座和后支撑架底座,滚轮固定在支撑座,底座固定于滑板。目前现有的底座中,当在使用时,通过使用者对滑板的控制,将力传输至下底座,通过上下底座的配合,实现转向和提供向前的助力,但是的受到力的作用时,上下底座的受力发生位移后,复位效果不足,需要另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致使复位,从而导致使用时费劲,容易疲劳,控制上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板底座,解决了其由于不能自动复位导致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板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上侧,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置槽,所述上底座设置有伸入所述安置槽内的工作柱,或者,所述上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置槽,所述下底座设置有伸入所述安置槽内的工作柱;所述工作柱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抵接面,所述安置槽内固定设置有复位弹性块,所述复位弹性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本实用新型中,上底座与下底座相对旋转时,复位弹性块上的第二抵接面抵接并挤压第一抵接面,给予工作柱周向恢复力,助力相对旋转后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恢复到初始的相对位置上,节省了使用者所需要的力,使用十分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弧面状设置。
上底座和下底座的相对旋转程度越大,复位弹性块的形变程度和产生的恢复力越大,第二抵接面弧面设置使得安置槽内为工作柱留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初步转动所需的力,保证了使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一抵接面在工作柱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抵接面在安置槽内周向上均匀分布。
使得工作柱周向受复位弹性块的恢复力更加均匀,使得工作柱使用状态更加稳定,使得各个复位弹性块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了因受力过大造成复位弹性块破损的情况,增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呈弧状设置,定位凸块伸入定位槽。
定位凸块始终安置在定位槽中,定位凸块抵接定位槽两端内侧时,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极限转动角度,定位凸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使得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的角度始终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因复位弹性块的形变程度过大导致塑性变形甚至破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块呈圆柱状,所述定位槽两端内侧呈圆弧状设置且与定位凸块形状适配。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槽上除端部外任意位置不接触或线接触,减少了定位凸块和定位槽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卡死情况的发生;所述定位槽两端内侧呈圆弧状设置且与定位凸块形状适配,使得定位凸块与定位槽两端内侧抵接时受力更加均匀,减少了定位凸块变形的情况,使得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抵接设置有光滑垫圈和弹性垫圈,所述光滑垫圈和弹性垫圈相互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斌强,未经单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1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