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功能良好的脱硫废水浓缩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0623.5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5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季学勤;申伟;吴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开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周升铭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功能 良好 脱硫 废水 浓缩 澄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功能良好的脱硫废水浓缩澄清池,其搅拌功能部包括安装基座、动力单元以及搅拌浆。搅拌桨包括有传动轴、承力框以及搅拌单元。搅拌单元由多个组装于承力框上的搅拌板构成。承力框包括承力板组件和横梁组件。承力板组件由多个同时套设固定于传动轴上的承力板构成。横梁组件由多个同时与各承力板相施焊的,且沿着传动轴的中心轴线进行周向均布的横梁构成。在每个横梁上均开设有条形插槽,以用来插配搅拌板。如此一来,在实际搅拌工序中,当需对池体内某区域的搅拌强度进行增强或减弱时,仅需对该区域临近的搅拌板沿着条形插槽进行位置微调,直至池体内各区域内搅拌强度趋于一致,进而确保了化学絮凝剂与脱硫废水混合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搅拌功能良好的脱硫废水浓缩澄清池。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火电机组都配备了烟气湿法脱硫装置,以保证火电机组的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达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就目前技术而言,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来对烟气进行处理,主要副产物是脱硫石膏和脱硫废水。脱硫废水因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悬浮物、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离子等,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去除固体悬浮物的主要方式为在脱硫废水中加入化学絮凝剂,通过絮凝剂的粘附、架桥和交联作用,从而促使固体悬浮物凝聚并等待沉淀、澄清。出于确保化学絮凝剂与脱硫废水充分混合,提高凝絮速率,最终降低脱硫废水澄清所需总时长方面考虑,在脱硫废水浓缩澄清池均配套有搅拌桨,当化学絮凝剂被投入后,搅拌桨启动而持续地进行周向旋动以对脱硫废水进行扰动。受到澄清池内腔形状的限制,不同区域对搅拌强度亦有不同的需求。以长方形澄清池为例,其愈靠近中部区域水体愈易受到扰动。而在现有技术中,搅拌桨大多数由沿着传动轴长度方向进行分层而置的搅拌板构成,难以或不可对搅拌板的具体外形以及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势必会导致脱硫废水中各区域被扰动强度不一,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化学絮凝剂与脱硫废水的混合的均匀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搅拌功能良好的脱硫废水浓缩澄清池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搅拌功能良好的脱硫废水浓缩澄清池,包括池体和搅拌功能部。搅拌功能部包括安装基座、动力单元以及搅拌桨。安装基座可拆卸地固定于池体的侧壁上,以用来承托动力单元。搅拌桨横置于池体的空腔中,且在动力单元驱动力的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持续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搅拌桨包括有一传动轴、一承力框以及一第一搅拌单元。第一搅拌单元由多个组装于承力框上的搅拌板构成。承力框包括承力板组件和横梁组件。承力板组件由多个套设固定于传动轴上、且沿着传动轴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的承力板构成。横梁组件由多个同时与各承力板相施焊的,且沿着传动轴的中心轴线进行周向均布的横梁构成。在每个横梁上均开设有条形插槽,以用来插配搅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搅拌桨还包括有第一螺钉。搅拌板借由第一锁紧螺钉可拆卸地固定于条形插槽内。沿其长度方向,在横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锁紧螺钉相适配的、且直至贯穿条形插槽的第一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动力单元包括旋转电机、减速箱以及联轴器。旋转电机可拆卸地固定于安装基座上。减速箱连接于旋转电机和联轴器之间。联轴器直接与传动轴相连。
当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型设计,动力单元亦可优选为减速电机或直驱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开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开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0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