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补液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87351.3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连朋飞;李倩伟;谭明胜;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618 | 分类号: | H01M50/618;H01M50/627;H01M50/6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贾爱存 |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液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补液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所述自补液电池包括: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解液的容纳腔;电解液储液仓,设于所述电池主体内,用于储存备用的电解液;储液仓开口阀,设于所述电解液储液仓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当所述容纳腔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所述储液仓开口阀打开,所述电解液储液仓中的备用电解液进入所述容纳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自动补充电解液且补液速度快、结构简单的自补液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补液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动力电池的应用终端,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总里程与服役寿命。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存在衰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电池内电解液的消耗与分解,导致电解液量不足,在极片上形成“干区”,阻碍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
通常,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会在电池内注入足够的电解液。但是,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多变,使用环境复杂(如温度较高、快速充电等场景),这就可能发生电解液损耗超出预期的情况。而现有的电池一般无法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为意外发生电解液枯竭的电芯补充电解液,就算有少量可以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为电池补充电解液的电池,但其补液速度也较慢,或者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自动补充电解液且补液速度快、结构简单的自补液电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补液电池,包括:
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解液的容纳腔;
电解液储液仓,设于所述电池主体内,用于储存备用的电解液;
储液仓开口阀,设于所述电解液储液仓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当所述容纳腔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所述储液仓开口阀打开,所述电解液储液仓中的备用电解液进入所述容纳腔。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主体包括:
电池壳体,其顶部设有开口;
电池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处。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解液储液仓设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壳体侧壁和/或壳体底壁的内侧,所述壳体侧壁或所述壳体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解液储液仓注入备用电解液的电解液仓注液口。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解液储液仓设于所述壳体底壁内侧,所述电解液储液仓包括一个与所述壳体底壁尺寸相同且平行设置的电解液储液仓壁,所述电解液储液仓壁与所述壳体侧壁及所述壳体底壁围设形成所述电解液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开口阀设于所述电解液储液仓壁上。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解液储液仓设于所述壳体侧壁的内侧,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解液储液仓注入备用电解液的电解液仓注液口。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解液储液仓设于所述电池盖板的内侧,所述电池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解液储液仓注入备用电解液的电解液仓注液口。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解液储液仓包括储液仓底壁及四个储液仓侧壁,四个所述储液仓侧壁、所述储液仓底壁及所述电池盖板围设形成所述电解液储液仓。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储液仓开口阀设于所述储液仓底壁上。
作为上述自补液电池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电池壳体内注入电解液的盖板注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7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封泡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丝网印刷机用偏心摆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