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5796.8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2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冠鹏;郭伯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年丰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B65D33/06;B65D30/02;B65D33/02;B65D33/00;B65D81/0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朱玉珍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降解 环保 塑料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包括塑料袋本体,以及设置于塑料袋本体上的提手,所述塑料袋本体由外袋体和内袋体构成,所述提手由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构成,所述外袋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穿过的固定扣,所述内袋体与外袋体两侧相对的壁体向外延伸形成有凸起,且凸起与外袋体壁体之间充入有空气,所述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内部均穿入有加强条,所述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的首端以及两者内的加强条首端均热熔固定为一体。该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的设置强度大,不易损坏,而且外袋体、内袋体、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均为聚乳酸材质,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材质,有利于环保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
背景技术
塑料袋是以塑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但目前的塑料不易降解,不利于环保,同时塑料袋的强度不够,容易破裂,而且当塑料袋放置有重物后,塑料袋的提手容易勒手,造成使用不便,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塑料不易降解,不利于环保,同时塑料袋的强度不够,容易破裂,而且当塑料袋放置有重物后,塑料袋的提手容易勒手,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包括塑料袋本体,以及设置于塑料袋本体上的提手,所述塑料袋本体由外袋体和内袋体构成,所述提手由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构成,所述外袋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穿过的固定扣,所述内袋体与外袋体两侧相对的壁体向外延伸形成有凸起,且凸起与外袋体壁体之间充入有空气,所述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内部均穿入有加强条,所述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的首端以及两者内的加强条首端均热熔固定为一体,且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的尾端以及两者内的加强条尾端均热熔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的首端连接处以及尾端连接处均套有固定套。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体和内袋体均为聚乳酸材质,且内袋体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均为聚乳酸材质,且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与外袋体底部和前后侧面均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扣呈“凵”状结构,且固定扣与外袋体之间通过热熔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在内袋体横向两侧呈等间距分布,且凸起横截面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和固定套均为天然橡胶材质,且加强条呈中空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可降解环保塑料袋的设置有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在作为提手的同时,可以将塑料袋本体底部和前后两侧托住,这样塑料袋内部物品的质量会分摊于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上,从而避免塑料袋本体在物品重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破裂,提高了塑料袋底部和前后两侧的强度;
塑料袋本体整体由外袋体和内袋体构成,外袋体和内袋体的侧壁设置有充入气体的凸起,这样可以形成气囊结构,这样重物对袋体的压力可以通过该气囊结构进行缓冲和吸收,通过外袋体和内袋体的双层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塑料袋本体横向两侧的强度;
同时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的首尾端均套有固定套,这样可以握住固定套去拎着塑料袋,固定套为橡胶材质,质地柔软,且与手部接触面积大,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指而造成的手部不适,使用效果好;
这样整个塑料袋本体强度大,不易损坏,而且外袋体、内袋体、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均为聚乳酸材质,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材质,有利于环保,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年丰塑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年丰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5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明线劈缝压脚
- 下一篇:一种绗缝压脚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