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4058.1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越 |
地址: | 6532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该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限位板及卡块带动放线轮本体转动,从而可以自动的进行放线,当需要更换放线轮本体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通过固定块带动滑动板移动,滑动板再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固定架移动,第二固定架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限位板及卡块与放线轮本体分离,从而可以方便的对放线轮本体进行更换,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自动的进行放线,而且更换放线轮也较为便利,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施工放线是指通过对建设工程定位放样的事先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照规划审批的要求安全顺利地进行,同时兼顾完善市政设施和改善环境质量,避免对相邻产权主体的利益造成侵害。目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工人对电缆进行放线,工人工作量较大,并且放线轮一般固定在放线装置上,更换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架,且第一固定架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驱动箱一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的另一侧和第一固定架,且延伸至第一固定架的另一侧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与第二转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放线轮本体,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底部与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贯穿底座的顶部,且延伸至底座的内部与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底部通过滑块与底座底部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转盘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转轴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通过固定座与底座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车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均设置有卡块,所述放线轮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槽,且卡块与卡槽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与连接块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且连接块与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轴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限位板及卡块带动放线轮本体转动,从而可以自动的进行放线,当需要更换放线轮本体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通过固定块带动滑动板移动,滑动板再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固定架移动,第二固定架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限位板及卡块与放线轮本体分离,从而可以方便的对放线轮本体进行更换,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自动的进行放线,而且更换放线轮也较为便利,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未经李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4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垃圾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电缆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