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撕开鞘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2867.9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7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艳;刘智勇;王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撕开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撕开鞘,包括:鞘管座组件,包括鞘帽以及设置在鞘帽上的鞘管座,鞘管座的外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弹性螺纹件,多个弹性螺纹件的内壁围绕形成供人造细胞组织伸入的固定通道;鞘管,固定在鞘管座上并穿过固定通道,用于绕设人造细胞组织;锁紧件,套设于鞘管座并与弹性螺纹件螺纹配合,以将人造细胞组织锁紧在鞘管与鞘管座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开撕鞘,能够保证了人造细胞组织、鞘管以及鞘管座三者之间完全密封紧闭,有效避免人造细胞组织中的血液从鞘管中渗出,加强了整个可撕开鞘的止血功能,并防止了外部污染物、空气等通过鞘管进入人造细胞组织以及人体血管中,提高了介入通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撕开鞘。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是在影像医学引导下,通过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其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或所需部位,进行造影、标测、支架植入、心脏泵血等诊断检查和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对病人创伤小、疗效好。
微创介入治疗所用的导管、支架、导丝等器械是由体外通过血管进入目标位置,而所有器械进入血管前,必须在外界和皮肤下建立起一个畅通有效的通道。可撕开鞘是建立这一通道的关键器械,主要方法是,通过穿刺针从人体皮肤穿至血管内,用穿刺导丝从穿刺针内腔进入血管后,撤出穿刺针,将可撕开鞘沿导丝进入人体血管,撤出导丝,则外界与人体血管的通道建立完成。
当涉及大直径通道需要建立时,上述方法具有局限,此时需要先将人造细胞组织与人体血管缝合在一起,人造细胞组织另一端与可撕开鞘配合使用以实现通道的建立。目前市场上的能够与人造细胞组织配合的可撕开鞘因结构限制,其在与人造细胞组织配合建立介入通道的过程中,由于人造细胞组织与可撕开鞘配合不够紧密,人造细胞组织与可撕开鞘之间会存在缺口或缝隙,导致血液从可撕开鞘漏出或者外界污染物、空气等通过可撕开鞘进入血管中,止血和密封效果差,严重影响介入通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开撕鞘,其结构巧妙,能够有效保证人造细胞组织与可撕开鞘配合紧密,加强了可开撕鞘的止血效果和密封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撕开鞘,包括:鞘管座组件,包括鞘帽以及设置在所述鞘帽上的鞘管座,所述鞘管座的外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弹性螺纹件,多个所述弹性螺纹件的内壁围绕形成供人造细胞组织伸入的固定通道;鞘管,固定在所述鞘管座上并穿过所述固定通道,用于绕设所述人造细胞组织;锁紧件,套设于所述鞘管座并与所述弹性螺纹件螺纹配合,以将所述人造细胞组织锁紧在所述鞘管与所述鞘管座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开撕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开撕鞘,通过在鞘管座的外周壁设置多个弹性螺纹件,使得多个弹性螺纹件围绕形成一固定通道,需与人造细胞组织配合建立介入通道时,即可先将人造细胞组织的非缝合端对应伸入固定通道内并绕设在鞘管上,得益于锁紧件的设计,当人造细胞组织的非缝合端抵至固定通道的预设位置后,即可旋拧锁紧件使得锁紧件径向挤压弹性螺纹件,进而使所有的弹性螺纹件沿径向同步收缩,以完成对人造细胞组织的径向挤压动作,达到将人造细胞组织锁紧在鞘管与鞘管座之间的效果,人造细胞组织完全锁紧在鞘管与鞘管座之间后,介入通道即完成建立,保证了人造细胞组织、鞘管以及鞘管座三者之间完全密封紧闭,有效避免人造细胞组织中的血液从鞘管中渗出,加强了整个可撕开鞘的止血功能,并防止了外部污染物、空气等通过鞘管进入人造细胞组织以及人体血管中,提高了介入通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件为紧固螺母,多个所述弹性螺纹件沿周向拼接形成与所述锁紧件配合的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的内径沿远离所述鞘帽的方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鞘管座与所述弹性螺纹件为一体成型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弹性螺纹件通过易撕结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2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