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板以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2845.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1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维;谢佳平;任致行;沈军;马俊;赵小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卓动力(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0263;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张晓艳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电池板 以及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板以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燃料电池板,包括基板,该基板上设有流场进气口、流场出气口以及连接二者的流场管路;至少存在部分流场管路段:该流场管路段包括两并排延伸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通过气体扩散层直接联通,以形成复合回流区段;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尾端相导通,且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首端分别联通至该流场进气口以及流场出气口;该复合回流区段弯曲排布于该基板上。通过复合回流区段的并排流场管路,实现反应前后气体均布基板上,解决了燃料电池极板电极反应不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板以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中,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多通道蛇形流场因流道过长,反应气体浓度分布差异过大,进气口处最大,在排气口处达到最小,进而导致电极上反应不均匀、不充分。
且该种蛇形流场或平行流场压降过小,氢气场尤为明显,会导致难以排出生成的液态水;同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时,双极板内反应气体沿流场通道方向含水量会逐渐增多,在排气口处达到最多,为燃料电池水平衡管理带来困难。
因此,急需一种气体浓度分布均衡,电极反应均匀、充分的燃料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板,以解决现有燃料电池极板电极反应不均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燃料电池板,包括基板,该基板上设有流场进气口、流场出气口以及连接二者的流场管路;至少存在部分流场管路段:该流场管路段包括两并排延伸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通过气体扩散层直接联通,以形成复合回流区段;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尾端相导通,且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首端分别联通至该流场进气口以及流场出气口;该复合回流区段弯曲排布于该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复合回流区段的弯曲排布方式为:该复合回流区段,由该基板的外沿朝向该基板的中部区域大致回旋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复合回流区段回旋延伸的方式为:
该复合回流区段沿该基板的外沿,由外到内弯折延伸,且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尾端在该基板的中部区域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基板呈矩形,该复合回流区段为直线延伸且直角弯折的回旋区段,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尾端通过一直线延伸段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均包括多条并排延伸的流场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第一区段的首端联通该流场进气口的结构为:该第一区段的首端为该流场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第二区段的首端联通该流场进气口的结构为:该流场进气口通过一沿该复合回流区段边沿L形弯折的流场管路段连接至该第二区段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进气歧口和出气歧口,该进气歧口和出气歧口分别联通至该流场进气口和流场出气口;该基板为石墨电极板或复合电极板或者金属电极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第一流场板,第二流场板,质子交换膜,该第一流场板和第二流场板分别包括一上述的燃料电池板,该燃料电池板上所设流场管路的一侧还设有气体扩散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卓动力(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卓动力(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2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