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多模式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2213.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5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李旭东;李彦斌;唐国卿;郑宝生;徐腾飞;郝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创爱华(天津)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污水处理 模式 生物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多模式曝气生物滤池。所述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多模式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进气总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滤料层、过滤层、曝气装置;所述滤池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进气总管和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连接;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中心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螺旋片、环形套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种曝气模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获得理想的曝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多模式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
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其曝气的模式过于单一,曝气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多模式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进气总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滤料层、过滤层、曝气装置;
所述滤池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
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所述进气总管和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连接;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中心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螺旋片、环形套和连接杆;
所述中心管垂直位于滤池中部,中心管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连接;
所述第一支管有多根,均匀连接在中心管上,每根第一支管周壁上都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二支管分别连接在每根第一支管的上方和下方,每根第二支管周壁上都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三支管有多根,均匀连接在每根第二支管上,每根第三支管周壁上都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环形套套接在中心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管的上方,环形套套的外壁面上连接有多根连接杆;所述每根连接杆的下方连接有多条螺旋片;
所述滤料层位于连接杆的上方,过滤层位于滤料层的上方,且中心管贯穿滤料层和过滤层。
曝气方式一: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气体从第一进气管进入滤池。
曝气方式二: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气体从第二进气管进入滤池。
曝气方式三: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气体从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进入滤池。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种曝气模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获得理想的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片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创爱华(天津)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首创爱华(天津)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插座
- 下一篇:一种井盖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