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腹腔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69193.9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0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鸽之;文娟;杨鑫;张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李明全 |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腹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外部套装有可沿其前后移动的吸盘,且吸盘靠近前端设置,吸盘用于当前端伸入伤口时,通过内侧边缘密封吸附在伤口边缘的皮肤上,并在吸盘内侧与皮肤之间形成渗液容纳腔体;吸盘的外侧连接有渗液引流管,渗液引流管的前端与渗液容纳腔体连通,渗液引流管的后端连接至引流袋;管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囊,气囊沿管体的轴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外部套装有吸盘,并且当管体前端伸入伤口内部时,通过吸盘吸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使之与皮肤之间形成容纳腔体,在通过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渗液引流管将容纳腔体内的渗液引流至引流袋内,可以防止渗液渗出,降低渗液渗出引起的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腹腔引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的一种医疗装置。对于肝病患者,通常发展至肝硬化几率较大,这类患者大多伴有胸腹水,且胸腹水量多、持续时间长。临床中留置胸腹腔引流管成为常见的非常重要的引流体腔积液的方法。
然而,在引流管留置的过程中,由于胸腹腔持续的产生体液,皮肤表层张力较高,加上导管的物理牵拉,经常会出现体液渗漏的现象,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腹腔引流管,使吸盘吸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可以避免渗液外流,降低感染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用于伸入伤口内部的前端和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后端;
管体外部套装有可沿其前后移动的吸盘,且吸盘靠近前端设置,吸盘用于当前端伸入伤口时,通过其内侧边缘密封吸附在伤口边缘的皮肤上,并在吸盘内侧与皮肤之间形成渗液容纳腔体;
吸盘的外侧连接有渗液引流管,渗液引流管的前端与渗液容纳腔体连通,渗液引流管的后端连接至引流袋;
管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囊,气囊沿管体的轴向设置;
当气囊充气后用于充满管体与吸盘之间的缝隙,以防止渗液吸盘流出,还用于实现管体与伤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以防止管体从伤口中滑脱。
进一步地,沿吸盘内侧边缘一周设置有连续的粘附层。
进一步地,吸盘为杯状,其中部具有环形通孔,环形通孔用于管体穿过。
进一步地,渗液引流管贴附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渗液引流管的后端与管体的后部连通。
进一步地,管体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接头,可拆卸接头用于与引流袋连接。
进一步地,气囊为条状,气囊的前端与管体的前端的距离为8~10cm,气囊的后端与管体的前端的距离为14~16cm。
进一步地,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冲放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外部套装有吸盘,并且当管体前端伸入伤口内部时,通过吸盘吸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使之与皮肤之间形成容纳腔体,在通过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渗液引流管将容纳腔体内的渗液引流至引流袋内,可以防止渗液渗出,降低渗液渗出引起的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胸腹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胸腹腔引流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0.皮肤;20.吸盘;30.气囊;40.冲放气管;50.渗液引流管;60.管体;70.引流袋;80.可拆卸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9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卸式垃圾车车斗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密封可溶性管道封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