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爬楼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65357.0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3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芳;张帆;郭正晓;朱丽南;余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晴川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2D5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周亮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爬楼梯装置,本申请的装置包括:机体、升降机构、驱动控制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体前后两端的前、后支撑机构;机体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底盘驱动轮,以及竖直设置在机架前后两端的滑轨;前、后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支架、支撑驱动轮和滑块连接件;滑轨与滑块连接件组成移动副,前支撑机构和后支撑机构分别通过移动副与机体相连接;驱动控制机构包括:多个用于对支撑驱动轮、底盘驱动轮、升降机构的运行进行控制的电机;前、后支撑机构之间的前后距离差为小于一个预设台阶宽度。本申请整体结构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楼梯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无论是电动轮椅、山地搬运、隧道勘察还是智能行李箱,当他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经常会面对需要爬楼梯的场景。相关技术中,对实现攀爬楼梯的装置及技术进行了研究,如申请号为201910149576.7的在先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爬楼梯机器人及其爬楼梯控制方法”,通过两组支撑机构在其支撑驱动轮的驱动、支撑从动轮和升降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于机体做爬楼梯运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爬楼梯机器人整体结构复杂,导致造价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力较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爬楼梯装置,对现有的爬楼梯装置进行改进,使其整体结构更简单,进而有助于提高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爬楼梯装置,该装置包括:机体、升降机构、驱动控制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体前后两端的前支撑机构和后支撑机构;
所述机体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底盘驱动轮,以及竖直设置在机架前后两端的滑轨;
所述前支撑机构和后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支架、支撑驱动轮和滑块连接件;
所述滑轨与滑块连接件组成移动副,所述前支撑机构和后支撑机构分别通过所述移动副与所述机体相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分别对所述支撑驱动轮、所述底盘驱动轮、所述升降机构的运行进行控制的多个电机;
其中,所述前支撑机构与后支撑机构之间的前后距离差为小于一个预设台阶宽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包括结构相同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以及连接在左右支架之间的连接横架,所述左支架的下端及所述右支架的下端连接有所述支撑驱动轮;
所述前支撑机构的左支架和/或右支架处设置有上楼传感器,所述后支撑机构的左支架和/或右支架处设置有下楼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后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支架的竖直长度相对所述前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支架的竖直长度较长;
所述后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支架与所述前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支架的长度差至少为一个预设台阶高度。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传送装置;两组所述传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本体前后两端,并与前支撑机构和后支撑机构对应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送装置为由齿轮和齿条啮合组成的齿轮齿条传送装置。
可选地,所述机架为类长方体状机架,所述机架上部开口,中部形成有用于承载物品的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机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行李箱承载仓。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所述超声波接收模块用于与用户手持的超声波发送模块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一体式红外避障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晴川学院,未经武汉晴川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5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柜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用循环水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