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65281.1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林;李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墨策智能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变频器 冷却系统 测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其包括用于与冷却系统连通的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上连通有输水管和回流管,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蓄水箱,输水管在蓄水箱与循环回路之间连接有充液泵,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蓄水箱连通;输水管在充液泵与循环回路之间设有第一球阀,回流管在蓄水箱与循环回路之间设有第二球阀和调节阀,调节阀设置于蓄水箱与第二球阀之间,输水管和回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三球阀,循环回路上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本申请通过减小调节阀开口,可以增加冷却系统的内部压力,以实现对冷却系统的耐压性能进行测试的目的,操作者可以通过冷却系统的各个连接节点观察到冷却系统是否存在渗漏的情况,提高了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系统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的设备和应用领域中,变流器设备、变压器设备和发电机组等发热设备都必须要配备相应的冷却系统,以对发热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另外,为了使发热设备在冬季或者温度较低时能够正常运行,还需要在温度较低时对发热设备加热。
为了确定冷却系统的换热性能,需要对冷却系统进行出厂测试,主要对冷却系统的控制、耐压、安全阀性能、温控阀性能等方面进行试验检测,确保产品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冷却系统在测试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在冷却系统内部进行简单的水循环测试,因此操作者很难测出冷却系统是否存在漏水的情况,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不高,影响了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操作者难以测试出冷却系统是否存在漏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包括用于与冷却系统连通的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的其中一端与冷却系统的进口连通,另一端与冷却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上连通有输水管和回流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输水管在蓄水箱与循环回路之间连接有充液泵,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蓄水箱连通;所述输水管在充液泵与循环回路之间设有第一球阀,所述回流管在蓄水箱与循环回路之间设有第二球阀和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于蓄水箱与第二球阀之间,所述循环回路在输水管和回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循环回路上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冷却系统进行测试时,操作者先向蓄水箱内添加冷却液,再打开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调节阀,接着操作者启动充液泵,此时蓄水箱内的冷却液依次通过输水管、循环回路、冷却系统、循环回路和回流管,最终冷却液回流至蓄水箱内;然后操作者转动调节阀,使得调节阀的开口减小,使得回路内的冷却液压力增加,操作者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变化,直至第一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达到测试标准以后,以达到调节回路内冷却液压力的效果,从而便于操作者对系统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操作者关闭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再停止充液泵;然后操作者打开第三球阀,并启动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泵,使得冷却液在循环回路和冷却系统内循环,从而增加了冷却系统的内部压力,以实现对冷却系统的耐压性能进行测试的目的,此时操作者通过冷却系统的各个连接节点观察到冷却系统是否存在渗漏的情况,提高了测试的便捷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循环回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于循环回路上的加热器和散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启动加热器时,加热器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此时操作者观察冷却系统中的风冷却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判断冷却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冷却液出现高温时,风冷区却能否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当操作者启动散热器时,散热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此时操作者观察冷却系统中的电加热器是否在正常工作,以判断冷却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冷却液出现低温时,电加热器能否对冷却液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蓄水箱上连通有用于与冷却系统中的安全阀连接的溢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墨策智能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墨策智能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5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水式高清数字网络枪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