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65277.5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滕啸;滕峥;胡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生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紫然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汇泓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黄晨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水质 生态 增强 净化系统 | ||
1.一种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城市河道旁的预处理池、深水生态净化池、浅水生态净化池和生态稳定池,所述预处理池、深水生态净化池、浅水生态净化池和生态稳定池依次连通设置,所述城市河道的下游通过提升加药机构与所述预处理池连通供水,所述生态稳定池通过出水机构与所述城市河道的上游连通出水;
其中,所述预处理池、深水生态净化池、浅水生态净化池和生态稳定池的池底均设有净化生物膜载体材料层,池内边缘均设有挺水植物种植区;所述预处理池的池底上方设有芦苇湿地层以及环绕芦苇湿地层设置的净化沟;所述深水生态净化池池底设有用于和地下水交互的地下水通道;所述浅水生态净化池池底设有沉水植物种植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加药机构包括进水提升泵、混凝器和加药装置,所述进水提升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城市河道的下游连接,出水口连接至所述混凝器,所述加药装置连接至所述混凝器加药,所述混凝器出口连接至所述预处理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内靠近所述城市河道一端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横向设置,且布水管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预处理池的两侧壁,所述布水管两端封闭,朝内一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提升加药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深水生态净化池、浅水生态净化池和生态稳定池均匀排列成一排,之间通过圩堤隔开,所述预处理池和深水生态净化池之间通过穿过圩堤的第一输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处于所述预处理池和深水生态净化池远离所述城市河道一端,且第一输水管一端延伸至预处理池远离所述深水生态净化池一侧侧壁,另一端延伸至深水生态净化池远离预处理池一侧侧壁,所述第一输水管两端封闭,朝内一侧面上均匀开设有第一过水孔;
所述深水生态净化池和浅水生态净化池通过穿过圩堤的第二输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输水管处于所述深水生态净化池和浅水生态净化池靠近所述城市河道一端,且第二输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深水生态净化池远离所述浅水生态净化池一侧侧壁,另一端延伸至浅水生态净化池远离深水生态净化池一侧面,所述第二输水管两端封闭,朝内一侧面上均匀开设有第二过水孔;
所述浅水生态净化池和生态稳定池通过穿过圩堤的第三输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输水管处于所述浅水生态净化池和生态稳定池远离所述城市河道一端,且第三输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浅水生态净化池远离所述生态稳定池一侧侧壁,另一端延伸至生态稳定池远离浅水生态净化池一侧侧壁,所述第三输水管两端封闭,朝内一侧面上均匀开设有第三过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增强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生态稳定池靠近所述城市河道一端的出水溢水井,所述出水溢水井上设有出水孔和溢水孔,所述出水孔通过出水阀门和出水管连接至所述城市河道上游,所述溢水孔通过溢水管连接至所述城市河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生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紫然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汇泓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润生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紫然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汇泓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52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物床支撑组件
- 下一篇:发电机变频器冷却系统用测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