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力粘附硅油离型涂层的功能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62859.8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9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济达胶粘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38;C09J7/50;C09J7/4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9 | 代理人: | 刘铭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粘附 硅油 涂层 功能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力粘附硅油离型涂层的功能胶带,包括设置于正面和底面的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第一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内侧设置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第二离型层内侧设置有第二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第二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内侧设置有第三离型层,第三离型层内侧设置有硅酮压敏胶,硅酮压敏胶与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之间设置有反极性材料交联附着涂层。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合理,能强力粘附具有硅油离型涂层的超低表面能部件,在狭窄的空间结构里对多部件且不同极性材料紧固及超低表面能材料粘接,尤为适用,不但连接牢固,而且重量轻、体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接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力粘附硅油离型涂层的功能胶带。
背景技术
电子或设备制造商在不断追求产品更高性能的同时,也要求产品更轻、更薄、更小体量,在狭窄的空间结构里,需要摒弃螺丝、焊接等传统制造工艺,使用特种胶带粘接的工艺显现优势,尤其在涉及多部件且不同极性材料紧固及超低表面能材料粘接时,使用特殊功能胶带粘接的工艺优势显得尤为突出。
传统的对低表面能材料有较强粘接力的功能胶带,通常采用改性橡胶或较薄涂布层的硅橡胶进行粘接处理,通常只能表现为以较高的粘接力(通常<3kg/25mm)与低表面能材料粘附在一起,使用较大力量剥离时,亦能进行有效拆分。且因设计和应用结构单一,无法同时将多个低表面能的部件以超强的粘接力粘附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力粘附硅油离型涂层的功能胶带。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力粘附硅油离型涂层的功能胶带, 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正面和底面的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所述第一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内侧设置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所述第二离型层内侧设置有第二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所述第二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内侧设置有第三离型层,所述第三离型层内侧设置有硅酮压敏胶,所述硅酮压敏胶与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之间设置有反极性材料交联附着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为含有松香树脂、石油氰化树脂、酚醛树脂及色母的丙烯酸树脂压敏胶;所述第一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的厚度为15~45μm。
优选的,所述第二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为含有松香树脂、石油氰化树脂、酚醛树脂的丙烯酸树脂压敏胶;所述第二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的厚度为10~4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型层采用材料为有色格拉辛单面离型纸,有色格拉辛单面离型纸残余率达到90~95%;所述第一离型层的厚度为55~85μm。
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型层采用材料为白色格拉辛单面离型纸,白色格拉辛单面离型纸残余率达到90~95%;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55~85μm。
优选的,所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的厚度为25~45μm。
优选的,所述反极性材料交联附着涂层的厚度为1~3μm。
优选的,所述硅酮压敏胶的厚度为25~55μm。
优选的,所述第三离型层采用材料为氟素离型膜,第三离型层的厚度为45~75μm。
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合理,具有三层部件的粘接能力,在两侧牢固粘附低表面能塑料件及金属件之后,剥开第三离型层,能对最终粘附的具有硅油离型涂层的超低表面能被粘物起到极强的粘贴效果,中间的硅酮压敏胶粘层能对超低表面能的被粘物产生≥4.5kg/25mm以上的超高粘接力;在狭窄的空间结构里对多部件且不同极性材料紧固及超低表面能材料粘接,尤为适用,不但连接牢固,而且重量轻、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济达胶粘带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济达胶粘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2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