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酸发酵液的提取浓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9623.9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2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方遒;张浩;江健;钱安东;钱加金;王权武;范晋;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泰庆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9/02;B01D61/18;B01D61/20;B01D15/08;B01D15/10;B01D1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邓唯 |
| 地址: | 239055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乌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提取 浓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酸发酵液的提取浓缩装置,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包括:超滤膜,用于对棒酸发酵液进行超滤处理;吸附树脂塔,连接于超滤膜的渗透侧,用于对超滤膜的滤液进行树脂吸附处理;第一萃取容器,连接于吸附树脂塔,用于对吸附树脂塔的洗脱液进行有机溶剂萃取;耐有机溶剂纳滤膜,连接于第一萃取容器,用于对获得的有机相进行纳滤浓缩处理;第二萃取容器,连接于耐有机溶剂纳滤膜,用于对获得的纳滤膜浓缩液进行反萃取;结晶釜,连接于第二萃取容器,用于对反萃液进行溶析结晶。本实用新型应用了耐有机溶剂纳滤膜对萃取液进行过滤浓缩,有效地提高了萃取液中的棒酸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酸发酵液的提取浓缩装置,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CA)又称棒酸,克拉维酸本身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但可以与耐药性细菌分泌的β-内酰胺酶不可逆的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与其它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相比,克拉维酸具有更强的,更广的抑制作用,尤其对TEM和SHV酶类,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样,克拉维酸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克拉维酸稳定性研究大多是脱离生产的稳定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克拉维酸发酵,他们发现在发酵过程中,克拉维酸一方面随着菌体的生长,不断产出,同时随着发酵过程中温度和pH值的变化。
制药工业中克拉维酸的生产主要采用生物发酵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和反应件温和等优点。但发酵液中克拉维酸浓度较低,占发酵液体积分数的0.1-5.0%,发酵液中还含有大量的其它杂质,如菌丝体、残存可溶底物、中间代谢产物、色素等。这些杂质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往往超过目的产物浓度的百倍、千倍、甚至万倍,而且其中很多代谢产物和待分离目标物的理化性能又非常接近,甚至是化学组成相同,仅立体构型不同。此外,克拉维酸的耐热、耐pH 和耐盐性差,分离过程中易变性失活,降解产生其它小分子杂质。因此要从发酵液中去掉这些杂质,制取高纯度的合乎药典规定的制药产品:克拉维酸钾或克拉维酸锂盐,发酵液的提取及精制成为其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棒酸的提取纯化技术,本技术中利用了耐有机溶剂纳滤膜对萃取液进行纯化,有效地使有机相溶液中的小分子量的杂质透过纳滤膜,提高了萃取产物的纯度;另外,通过溶析结晶的方式实现了低温条件下将产物析出,避免了高温浓缩结晶中造成的产物降解。
技术方案是:
一种棒酸发酵液的提取浓缩装置,包括:
超滤膜,用于对棒酸发酵液进行超滤处理;
吸附树脂塔,连接于超滤膜的渗透侧,用于对超滤膜的滤液进行树脂吸附处理;
第一萃取容器,连接于吸附树脂塔,用于对吸附树脂塔的洗脱液进行有机溶剂萃取;
耐有机溶剂纳滤膜,连接于第一萃取容器,用于对获得的有机相进行纳滤浓缩处理;
第二萃取容器,连接于耐有机溶剂纳滤膜,用于对获得的纳滤膜浓缩液进行反萃取;
结晶釜,连接于第二萃取容器,用于对反萃液进行溶析结晶。
还包括:解吸液储罐,连接于吸附树脂塔,用于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解吸处理,获得洗脱液。
还包括:解吸液储罐,连接于吸附树脂塔,用于对吸附了棒酸的树脂进行解吸,获得洗脱液。
还包括:萃取剂储罐,连接于第一萃取容器,用于加入萃取剂。
还包括:反萃取液储罐,连接于第二萃取容器,用于加入反萃取液。
还包括:丙酮储罐,连接于结晶釜,用于加入丙酮进行溶析结晶。
还包括:固液分离器,连接于结晶釜,用于对结晶后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棒酸结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泰庆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泰庆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9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