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9069.4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3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迪 |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07;F24F8/108;F24F8/133;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年育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8 | 代理人: | 丰美玲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工程 中的 智能化 防排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种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包括集烟管,所述集烟管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筒,所述进气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进气管中部内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单向阀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集烟管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液筒,所述集烟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集烟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该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运转,再通过进气管与导气管的配合使用将烟雾进行吸入,此时再通过雾化喷头与过滤芯以及的滤尘芯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对烟雾进行中和处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就会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进行灭火行动和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安装防排烟装置能够大大的减少烟雾的散发为人们逃生提供了便利。
然而现有的排烟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烟雾处理功能,不能对烟雾中的有害气体过滤以及烟雾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并且烟雾中的热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具备对烟雾进行中和处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以及防止设备堵塞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排烟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烟雾处理容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对烟雾进行中和处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以及防止设备堵塞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中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包括集烟管,所述集烟管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筒,所述进气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进气管中部内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单向阀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集烟管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液筒,所述集烟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集烟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芯,所述出气管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尘芯,所述集液筒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集液筒中部内壁开设有集液腔,所述进气管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作为优化,所述进气口的深度小于进气管的长度且进气口与单向阀连通,电机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将烟雾通过进气口吸入并通过单向阀传输至导气管并进入集烟管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导气管的中部内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集烟管内部连通,导气管通过密封塞与集烟管进行插接,密封塞与集烟管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优化,所述集液筒的尺小于集烟管的尺寸且集液筒的底部开设有与雾化喷头适配的导液管,集液筒中部的集液腔装有药剂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散与烟雾进行混合从而来减少烟雾中的有害物质。
作为优化,所述过滤芯的数量为两个且过滤芯与出气管内壁紧密贴合,当烟雾通过过滤芯时起到过滤作用,其中出气管外侧与抽气管道连接,从而将中和后的烟雾排出。
作为优化,所述滤网的尺寸与进气口相适配且进气管外侧开设有活动槽,滤网起到对烟雾的初级过滤的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杆外侧与电动伸缩筒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电动伸缩筒带动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来对滤网进行抖动从而防止滤网堵塞。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迪,未经周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9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尘旋风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堰后式简易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