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8329.6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5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拓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起芹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双向 金属 密封 浮动 球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涉及球阀技术领域。该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包括阀体、限位座、阀杆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阀杆外侧,所述把手内部设置有限位套、第一弹簧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于把手内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限位套内部,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于限位套内部,所述限位杆顶端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内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相适配,所述把手一侧设置有收束组件。该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将限位杆与限位孔卡合,方便固定,防止误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具体为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属于球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高温工况的浮动球阀需要采用金属密封结构。对于金属密封浮动球阀,为了防止高温下因为零部件的膨胀而卡死,通常需要在球阀的一侧阀座背后设置弹簧,使阀座能够轴向移动。为了确保阀座既能移动,又与阀盖之间有良好的密封,通常在阀座背后设置柔性石墨密封圈。为了防止阀座背后的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因长期受压而失效,通常将金属密封浮动球阀设计成单向密封。
在使用中,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通常使用把手对其进行开关,但是常用把手长度较短,根据杠杆原理,需要对把手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将阀门开启或关闭,不利于使用,把手大多使用金属制作,长时间操作对操作者手部造成较大伤害,如果把手设计较长,则会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中,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通常使用把手对其进行开关,但是常用把手长度较短,根据杠杆原理,需要对把手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将阀门开启或关闭,不利于使用,把手大多使用金属制作,长时间操作对操作者手部造成较大伤害,如果把手设计较长,则会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布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高温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包括阀体、限位座、阀杆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阀杆外侧,所述把手内部设置有限位套、第一弹簧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于把手内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限位套内部,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于限位套内部,所述限位杆顶端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内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相适配,所述把手一侧设置有收束组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套一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贯穿滑槽并与限位套滑动连接,压板带动限位杆进行上移,使限位杆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方便对限位孔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把手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把手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压板一端底部相接触,按压弹性片带动压板进行移动,使压板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
优选地,所述收束组件包括延长杆、固定块、滑动套和第二弹簧,所述延长杆铰接于把手一端,所述固定块套设于把手外侧并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套设于把手外侧并与把手滑动连接,将延长杆抬起,使第二弹簧复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固定块一端,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贯穿滑动套并与滑动套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套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与第二弹簧一端相接触,通过第二弹簧推动横杆进行移动,横杆带动滑动套移动,滑动套移动到延长杆外侧,对延长杆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延长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滑动套相适配,所述延长杆靠近把手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一端与把手相适配,将延长杆向下转动时使挡杆抬起,对滑动套进行限位,防止滑动套移出,方便收折,节省空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座固定连接于阀体顶部,所述阀杆贯穿阀体并与阀体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拓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正拓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8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