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缠绕弹簧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6902.X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佳达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06 | 分类号: | F16F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陈包杰 |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供一种防缠绕弹簧。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若干层呈螺旋状连续的侧壁,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空隙,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两端均设有外防缠绕部,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中间设有内防缠绕部,所述外防缠绕部、内防缠绕部均由至少二层相邻的所述侧壁重叠而成。优点如下:设置防缠绕部后,弹簧之间不会相互缠绕,可以实现在振动盘上进行自动排列和传送,方便被机械手提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其中,螺旋弹簧由若干层呈螺旋状连续的侧壁组成,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空隙。存在的缺点是:弹簧之间非常容易缠绕,不能应用于现代的全自动化装配(如自动化传送和被机械手提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缠绕弹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若干层呈螺旋状连续的侧壁,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两端均设有外防缠绕部,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中间设有内防缠绕部,所述外防缠绕部、内防缠绕部均由至少二层相邻的所述侧壁重叠而成。
所述的防缠绕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中间设有二个等分排列的内防缠绕部。
所述的防缠绕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缠绕部、内防缠绕部均由二层相邻的所述侧壁重叠而成。
所述的防缠绕弹簧,其特征在于:相重叠的所述侧壁之间的空隙小于所述侧壁的横截面直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设置防缠绕部后,弹簧之间不会相互缠绕,可以实现在振动盘上进行自动排列和传送,方便被机械手提取。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缠绕弹簧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中间设置一个内防缠绕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缠绕弹簧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中间设置二个内防缠绕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缠绕弹簧,包括若干层呈螺旋状连续的侧壁1,螺旋状连续的所述侧壁1由钢丝通过弹簧机加工而成。相邻的所述侧壁1之间设有空隙2。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两端均设有外防缠绕部3,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中间设有内防缠绕部4,所述外防缠绕部3、内防缠绕部4均由二层相邻的所述侧壁1重叠而成。
优选的,所述防缠绕弹簧的中间设有二个等分排列的内防缠绕部4,以提一步提高防缠绕效果。
优选的,相重叠的所述侧壁1之间的空隙小于所述侧壁1的横截面直径,均能实现防缠绕效果,最理想为相重叠的所述侧壁1之间完全贴合。
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佳达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佳达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6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裤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洗蛋机的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