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6317.X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福朗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02;H01R13/04;H01R13/10;H01R4/48;H01R13/502;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第一插接体和第二插接体,第一插接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导电件,第二插接体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接,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座,第一导电件卡接在第一限位座内,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座,第二导电件卡接在第二限位座内,第一导电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弹性部,第二导电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限位座上活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弹性部变形转动,第二限位座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弹性件变形转动。本申请具有便于电线在接线端子上安装卡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元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对电子组件进行安装时,经常需要借助接线端子完成两根传输线的接线动作,由于插板式接线端子的安装接线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公开号为CN11328529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有一第一插接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导电件;一第二插接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二导电件,当该第一插接体与第二插接体组接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使用接线端子时,需要将其中一根电线端部卡接在第一插接体内,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导电,另一根电线端部卡接在第二插接体内,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导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上一般具有弹性部,在将电线端部插入第一插接体或者第二插接体内时,弹性部用于接触并抵紧电线。但是,在将电线安装在接线端子之前需要将电线端部接触到弹性部,使得弹性部发生弯曲变形,接着弹性部再复位对电线进行压紧;而当电线外径较小时,电线强度较小,使得电线在插入的过程中不易带动弹性部发生变形,因此不便于电线与接线端子进行卡紧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电线在接线端子上的安装卡紧,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插接体和第二插接体,所述第一插接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插接体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导电件卡接在第一限位座内,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导电件卡接在第二限位座内,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用于将电线压紧在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用于将电线压紧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座上活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弹性部变形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座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弹性件变形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限位座固定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导电件通过第二限位座固定于第二壳体内,当第一插接体和第二插接体扣接的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并且,对接线端子进行导线的安装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弹性部变形转动,使得第一弹性部用于将电线卡紧在第一连接部上的一端离开第一连接部并形成开口,接着将电线插入该开口,松开第一驱动件之后第一弹性部恢复原状,将电线压紧在第一连接部上,对第二插接体与导线安装的过程与上述过程一致,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减小因电线外径小导致电线在插入的过程中不易带动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发生变形的可能,便于电线在接线端子上的安装卡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上下平行的两个第一隔板和用于连接两个第一隔板一端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和与第一连接片一端固定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弹片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弹片形成的开口端位于两个第一隔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片与其中一第一隔板贴合,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弹性抵接在另一第一隔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福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福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6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