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型电容环线老化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5950.7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0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江新红;黄文飞;李仁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智能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B07C5/3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电容 环线 老化 测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型电容环线老化测试设备,包括有机架、环形输送机构、进料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老化炉;该老化炉包括有加热炉体、出料机构、链条输送机构和多个电容置具;该加热炉体内具有一加热腔,加热炉体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加热腔的进出料口;该出料机构位于进出料口处;该链条输送机构设置于加热腔中并上下迂回左右延伸;该多个电容置具间隔平行地设置于链条输送机构上并由链条输送机构带动活动。通过将链条输送机构设置于加热腔中并上下迂回左右延伸,充分利用了加热腔的内部空间,使得电容在加热腔中的移动行程有效延长,可同时对更多的电容进行老化处理,并可提高移动速度,从而大大提升了对电容的老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化测试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效型电容环线老化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电容算是一个消耗性的元器件,在电路里面是不可缺少的元件。通常电容要是受过压,过热以及电化学腐蚀都会导致电容的老化,具体表现为充放电的时间会很短,甚至会被击穿,造成电解质的泄露而固化造成直接的短路,原理是:不管是过压还是过热都会让电容里面电解粒子的流动超乎异常的活跃,从而形成逃逸极板的冲压,尤其是过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直接表现为电容烧掉,发黑,在某种程度上过压也会直接导致过热现象。电子元器件的故障,也就是实效,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很高,在这个阶段,故障率很高,而过了这段时间以后,电子元器件会进入一个很长时间的稳定期,可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然后,电子元器件进入了老化器,故障率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因此元器件早期一般都有老化的处理,当然现在这项工作一般都在厂家完成了。
然而现有的电容老化测试设备在对电容进行老化时,普遍采用单向输送或者环向的循环输送,这种输送方式不能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的加热空间,并且电容在设备内的移动行程较短,需要降低移动速度,使得老化效率很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电容环线老化测试设备,其可延长电容在设备内的移动行程,提高老化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型电容环线老化测试设备,包括有机架、环形输送机构、进料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老化炉;该环形输送机构、进料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该进料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均位于环形输送机构的侧旁并沿环形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该老化炉包括有加热炉体、出料机构、链条输送机构和多个电容置具;该加热炉体内具有一加热腔,加热炉体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加热腔的进出料口,进出料口正对上料机构;该出料机构位于进出料口处;该链条输送机构设置于加热腔中并上下迂回左右延伸;该多个电容置具间隔平行地设置于链条输送机构上并由链条输送机构带动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测试机构,该测试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该进料机构、上料机构、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均位于环形输送机构的侧旁并沿环形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链条输送机构包括有两输送链条,两输送链条前后分开平行设置,每一电容置具的两端分别与两输送链条固定连接,针对每一输送链条均设置有两上链轮、多个下链轮和多个中链轮;该两上链轮分别通过两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加热腔中,两上链轮分别位于加热腔之上部的左右两端,该多个下链轮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加热腔中,多个下链轮位于加热腔的下部并左右间隔排布,该多个中链轮分别通过多个第三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加热腔中,多个中链轮位于加热腔的中部并左右间隔排布,该输送链条绕经两上链轮、多个下链轮和多个中链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链轮为五个,该中链轮为四个,四个中链轮分别位于相邻两下链轮之间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链轮的外径和下链轮的外径相同并均小于中链轮的外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链条由电机带动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智能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江智能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5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水分离杯的成品打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备用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