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基坑中的植筋水泥土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3980.4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0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斌峰;杨洁;张新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基坑 中的 水泥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基坑中的植筋水泥土支护结构,包含水泥土板墙、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墙顶刚性平板,所述水泥土板墙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所述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顶部锚固于墙顶刚性平板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水泥土板墙内设置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组成的支护结构,且墙顶刚性平板设置在支护结构顶端,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即可作为支护结构又做兼做止水结构,节约材料,抗弯性能好,支护高度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基坑中的植筋水泥土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开挖是否采用支护结构,采用何种支护结构,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地下结构的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施工季节、地区工程经验等通过经济、技术、环境综合分析比较确定。
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挡土结构和降水止水体系。桩、墙式支护结构常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柱列式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
但是,地连墙与排桩支护体系,比较费材料,成本较高。而其他的比如水泥土挡墙与毛石挡墙,抗弯性能不够好,支护高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于基坑中的植筋水泥土支护结构,采用水泥土板墙内设置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组成的支护结构,且支护结构顶端设置墙顶刚性平板,既可作为支护结构又兼做止水结构,抗弯性能好,支护高度大。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应用于基坑中的植筋水泥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水泥土板墙、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墙顶刚性平板,所述水泥土板墙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内排植筋体、所述外排植筋体,所述内排植筋体、所述外排植筋体顶部锚固于所述墙顶刚性平板内。
所述内排植筋体、所述外排植筋体采用钢筋、钢筋束或钢管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内排植筋体与所述外排植筋体均由若干植筋体组成,各所述植筋体的直径均相等。
所述墙顶刚性平板设置于所述水泥土板墙的顶部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水泥土板墙厚度Hw不小于5倍的所述植筋体直径。
所述内排植筋体与所述外排植筋体之间的排距S不小于4倍所述植筋体直径。
所述内排植筋体中相邻的所述植筋体之间的间距Si不大于5倍的所述植筋体直径,所述外排植筋体中相邻的所述植筋体间距So不大于5倍的所述植筋体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水泥土板墙内设置内排植筋体、外排植筋体组成的支护结构,且支护结构顶端设置墙顶刚性平板,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即可作为支护结构又做兼做止水结构,节约材料,抗弯性能好,支护高度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各标记分别为:水泥土板墙1、内排植筋体2、外排植筋体3、墙顶刚性平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3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土体改良的复合挡墙
- 下一篇:一种帽子加工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