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3377.6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凌道峰;李强;宋尧;高博博;范旭东;姚文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58;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徐雪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构柱 外墙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设施连接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包括基板、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活动环、拉杆,所述第二限位臂上开设有供拉杆转动能自由通过的、缺口形式的锁止槽,所述拉杆穿出锁止槽的一端螺纹套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端面与第二限位臂表面相抵,所述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之间共同连接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通过缓冲结构连接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拉杆、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通过将格构柱限位在夹持空间内,再通过拉杆转动至锁止槽内,并由螺母对拉杆进行限位,使得格构柱安装拆卸较为便捷,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使得格构柱在产生震动时,能够进行有效缓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施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格构柱,截面一般为型钢或钢板设计成双轴对称或单轴对称的截面。格构柱用作压弯构件,多用于厂房框架柱和独立柱,截面一般为型钢或钢板设计成双轴对称或单轴对称截面。格构体系构件由肢件和缀材组成,肢件主要承受轴向力,缀材主要抵抗侧向力(相对于肢体轴向而言)。格构柱缀材形式主要有缀条和缀板。格构柱的结构特点是,将材料面积向距离惯性轴远的地方布置,能保证相同轴向抗力条件下增强构件抗弯性能,并且节省材料。
目前地库施工时,格构柱与外墙之间一般是通过螺钉\螺栓连接,这种方式使得格构柱不易拆卸,不便于对格构柱增加缀板等结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地库施工时,格构柱与外墙之间一般是通过螺钉\螺栓连接,这种方式使得格构柱不易拆卸,不便于对格构柱增加缀板等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包括一适用螺钉与地库外墙面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横向两侧各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限位臂,两个所述限位臂分别定义为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所述第一限位臂上水平铰接有一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固接有拉杆,所述第二限位臂上开设有供拉杆转动能自由通过的、缺口形式的锁止槽,所述拉杆穿出锁止槽的一端螺纹套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端面与第二限位臂表面相抵,所述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之间共同连接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通过缓冲结构连接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拉杆、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拉杆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第一限位臂及\或第二限位臂长度方向垂直。
如上所述的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水平固接在活动板朝向挡板一面上的两个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穿出挡板的一端套接有限位螺母,且其上还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弹性抵顶挡板及活动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基板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垂直固接在基板上的胀套,所述胀套内部空心,其远离所述基板一端开设有锥槽,所述锥槽内径朝远离基板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胀套内卡合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上设有与锥槽内壁适配、且使卡合部卡合在锥槽内的斜面,所述胀套外壁上设有多个与锥槽连通的条形缺口,所述基板上垂直螺纹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入胀套内的一端与卡合部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格构柱与地库外墙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调节螺栓上同轴固接有一止动块,所述卡合部上开设有供止动块卡合的、且能自由转动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格构柱限位在夹持空间内,再通过拉杆转动至锁止槽内,并由螺母对拉杆进行限位,使得格构柱安装拆卸较为便捷,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使得格构柱在产生震动时,能够进行有效缓冲,通过设置定位结构,使得基板的安装位置精度能够得到保证,进而使格构柱能够精准地卡合在夹持空间内,从而提高了格构柱的安装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3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存储柜
- 下一篇:一种车辆扶手及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