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2025.9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7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范芙郡;付鹤臣;崔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信达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湘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垃圾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引流板、引导板、搅动轮、支架、第二电机、转轮、动力装置、第三电机、保护套、第一电机、传送带、第一滚柱、第二滚柱、漏孔、隔板、转轴。本装置使装置的下部沉浸在水中,船体沿着水面行进,使垃圾从引导板进入,被搅动轮带入,传送至转轮处,转轮经过转动,将垃圾送入了传送带,防止垃圾被水流带走,传送带上的漏孔能够使垃圾上附带的水通过,滴落在引流板上,重新回流至水流中,不需要单独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中垃圾打捞领域,涉及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水环境。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由于人们不注重环保,不仅有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还有人为或风力导致的垃圾漂浮物等。
现有的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转轮传送至传送带上,会随着水流飘走,而且垃圾上带有水,会被带入船体中,还需要单独清理。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壳体外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板,所述壳体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所述第一滚柱一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端面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外侧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传送带设置有漏孔,所述壳体下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壳体下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动轮,所述搅动轮一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下部外侧,所述动力装置外侧为保护套,内侧为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旋转轴穿过壳体,并且安装于所述搅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为橡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部固定安装于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下部伸进于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板上部为斜面,斜面度数大于1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使装置的下部沉浸在水中,船体沿着水面行进,使垃圾从引导板进入,被搅动轮带入,传送至转轮处,转轮经过转动,将垃圾送入了传送带,防止垃圾被水流带走,传送带上的漏孔能够使垃圾上附带的水通过,滴落在引流板上,重新回流至水流中,不需要单独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轮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结构图;
图中:1-壳体、2-引流板、3-引导板、4-搅动轮、5-支架、6-第二电机、7-转轮、8-动力装置、801-第三电机、802-保护套、9-第一电机、10-传送带、11-第一滚柱、12-第二滚柱、13-漏孔、14-隔板、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信达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能信达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2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形刚构单幅钢箱拱肋组合桥
- 下一篇:一种防过冲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