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1159.9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凯必盛自动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08 | 分类号: | E05F15/608;E05F15/48;E06B7/36;E06B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两翼 旋转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涉及门类产品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扇、旋转架、两组分别设置于旋转架两端的回转扇以及回转扇驱动系统,回转扇包括与旋转架固接的固定部,固定部沿回转扇回转方向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内折部;内折部包括用于连接固定部的连接部,连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折叠部;旋转架两端均设有内折驱动装置,内折驱动装置与连接部与折叠部的连接部位传动连接,带动连接部绕其与固定部连接部位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工作稳定,自动化系数高,能实现充分防撞防夹,安全系数较高的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类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旋转门的旋转部分因在工作中需要由电机带动不停的旋转,其回转扇的前立框与固定扇的前立柱间在其交错时会出现一个近距离的剪切状态;如果此时有人或物体在此空间内,旋转门的运动扇前立框就会发生对行人或物体产生较大冲击力的碰撞,甚至将行人或欲通过有的物体紧紧夹持在运动扇的前立框及固定扇的前立柱之间。这样就会对行人或物体产生较大的伤害,甚至造成死亡。
为了避免上述安全问题的发生,国际国内对旋转门的安全问题和上述夹人和撞人的部位采取了大量的改造和新的设计,如:在该区域设置感应雷达或防撞胶条,当感应到人或物在此区域时运动扇减速或制动,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惯性,运动扇制动不及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在对回转扇进行制动的同时,利用内折驱动装置带动内折部边内折、边自我折叠,充分实现防撞防夹,大大提高旋转门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包括固定扇、旋转架、两组分别设置于旋转架两端的回转扇以及回转扇驱动系统,所述回转扇包括与旋转架固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回转扇回转方向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内折部;所述内折部包括用于连接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折叠部;所述旋转架两端均设有内折驱动装置,所述内折驱动装置与连接部与折叠部的连接部位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连接部绕其与固定部连接部位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回转扇在固定扇内侧转动,实现入口的间歇性打开和关闭。在此过程中,当回转扇受撞击时,回转扇驱动系统对回转扇进行紧急制动;同时,内折驱动装置带动连接部绕其与固定部连接部位转动,使得内折部一边向内翻折、一边自身逐渐折叠。通过这种方式,内折部内折能够消除回转扇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所产生的冲程对行人的冲击,而内折部在内折的同时进行自我折叠,能够避免内折部在向内翻折的过程中打到原本就在门框内部的行人,为门框内部的行人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而充分实现防撞防夹,大大提高旋转门的安全系数,保证行人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折驱动装置为电动缸,所述电动缸活动端与连接部与折叠部的连接部位铰接,所述电动缸另一端与旋转架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缸工作稳定、安装方便,能够极好的配合传感器实现智能作业,可稳定的带动内折部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折驱动装置包括滑移设置于旋转架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连接部与折叠部的连接部位铰接,且所述旋转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滑块运动的滑移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驱动组件可驱动滑块在旋转架上往复滑移;在此过程中,随着滑块的滑移,滑块可通过连杆带动内折部向内或向外转动,实现内折部的内折和复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旋转架上的伺服电机以及水平转动架设于旋转架顶部的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水平螺纹穿设滑块,且其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凯必盛自动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凯必盛自动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1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透水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