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及背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1102.9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智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04;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进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点增亮 复合 背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点增亮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及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包括:量子点扩散层;散热层,其贴覆于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一表面,以将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热量向外排出;以及量子点微棱镜层,其由若干三棱柱平行排布且各三棱柱的一侧面贴覆于所述散热层的另一表面,以提高量子点增亮复合膜的聚光性;通过在所述散热层的另一表面贴附由若干三棱柱平行排布的量子点微棱镜层,不仅能提高量子点增亮复合膜的聚光性,同时三棱柱的排布方式,还可以增大量子点增亮复合膜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更好地实现量子点增亮复合膜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点增亮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量子点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光特性的全新纳米材料,可精确高效地将高能量蓝光转换为红色和绿色光,将量子点制备成膜片应用在LCD显示中,用蓝色LED激发膜片中红绿量子点,通过对背光进行精细调节,可以大幅提升色域表现,让色彩更加鲜明。
然而,由于量子点发光效率低、聚光性不佳以及量子点团聚等诸多因素,会导致显示屏亮度较低,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及背光模组,以解决量子点聚光性不佳导致显示屏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包括:量子点扩散层;散热层,其贴覆于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一表面,以将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热量向外排出;以及量子点微棱镜层,其由若干三棱柱平行排布且各三棱柱的一侧面贴覆于所述散热层的另一表面,以提高量子点增亮复合膜的聚光性。
进一步的,所述三棱柱的底面的两侧边夹角α为80°~100°。
进一步的,两相邻三棱柱未贴合散热层表面的侧棱之间的间距d为30~100μm。
进一步的,所述量子点微棱镜层中含有红色量子点和/或绿色量子点。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为含有导热填料的PET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氮化硼、氮化硅、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另一表面贴附有基材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与所述量子点扩散层之间还设置有无机层其中所述无机层的厚度为0.2~0.5μ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防粘层。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位于导光板与玻璃面板之间的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其中所述量子点增亮复合膜适于采用如前所述的量子点增亮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量子点增亮复合膜,在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一表面贴覆散热层,将所述量子点扩散层的热量通过散热层向外排出,以降低量子点扩散层内量子点的温度;在所述散热层的另一表面贴附由若干三棱柱平行排布的量子点微棱镜层,不仅能提高量子点增亮复合膜的聚光性,同时三棱柱的排布方式,还可以增大量子点增亮复合膜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更好地实现量子点增亮复合膜的散热;将量子点、扩散及微棱镜结构集成在一张膜片上,让后续加工过程简单,无需多层复合、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智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智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1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杆式抽油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夹的两翼旋转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