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50520.6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霄;台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崇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3/04 | 分类号: | B21F3/04;B21F35/00;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芯轴绕簧 设备 自动控制 螺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包括机体总成,第一空心管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一侧,活动块套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部,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管的一侧,直滑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上端,滑块套接于所述直滑轨的外部,所述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用于支撑芯轴。该装置具有稳定螺距的效果,使产品的螺距均匀,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轴绕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芯绕簧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棒状绕芯上,通过使棒状绕芯和金属丝发生相对旋转使金属丝缠绕在棒状绕芯上而形成丝簧。
目前有芯轴绕簧设备中的间隙控制是通过主模组的移动和转速配合从而得出每一圈的螺距,由于在绕制过程中会出现主模组运动速度有极小的偏差或者是旋转速度有极小的偏差,这两个原因都会导致绕制出产品的螺距不均匀,使产品的合格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包括机体总成,第一空心管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一侧;
活动块,套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部;
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管的一侧;
直滑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上端;
滑块,套接于所述直滑轨的外部;
所述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用于支撑芯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总成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直滑轨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动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导轮通过曲形延长板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总成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曲形延长板,且在曲形延长板的外部也连接有所述第一导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总成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且所述第二空心管与所述第一空心管同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且所述第二导轮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轴线相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缸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块与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转动轴连接,且转动轴贯穿于所述机体总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第二空心管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通过丝线发生角度偏转时带动第一空心管偏转,使活动块带动其外部的角度传感器偏转,从而使角度传感器可以反馈丝线相对于芯轴的角度,将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速度的装置,控制丝线移速的变快或者变慢,从而达到移速匹配芯轴的转速,从而稳定螺距的效果,使产品的螺距均匀,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2、该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气缸向第一导轮端伸展,从而使滑块沿着直滑轨向靠近止动板的方向移动,而在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曲形延长板,曲形延长板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导轮,第一导轮支撑着芯轴,当滑块带动第一导轮7 向外部运动,减少第一空心管与绕丝一端的距离,从而达到可以在芯轴上绕制更长的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崇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崇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0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口机的破真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定时提示的血液标本运送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