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9677.7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检查 康复 固定 装置 | ||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多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实用,例如在检查患者腿部时不能将患者的腿部抬起,人工抬起费时费力,并且每个患者的腿粗细不同导致固定效果的降低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左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摆动杆,两个摆动杆前后对称排布,摆动杆的左端内侧转动连接有可随摆动杆向上转动而转动的固定盒,固定盒内部右侧设有可转动的凸轮轴,固定盒的左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板,两个夹紧板上下对称排布,两个夹紧板可随凸轮轴转动而同时向内侧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科检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体格检查;第二方面,影像学的检查,第三个方面,血液学的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为了发现患者是否有神经科系统的症状缺失或者是增多,比如有没有肢体的无力、肢体的抽动、感觉的减退、感觉的过敏以及是否有共济失调,影像学的检查主要是包括头部的CT或者是磁共振、脑电图、颈部的血管超声、颈部的CTA以及颅内的TCD,现有的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多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实用,例如在检查患者腿部时不能将患者的腿部抬起,人工抬起费时费力,并且每个患者的腿粗细不同导致固定效果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多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实用,例如在检查患者腿部时不能将患者的腿部抬起,人工抬起费时费力,并且每个患者的腿粗细不同导致固定效果的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左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摆动杆,两个摆动杆前后对称排布,摆动杆的左端内侧转动连接有可随摆动杆向上转动而转动的固定盒,固定盒内部右侧设有可转动的凸轮轴,固定盒的左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板,两个夹紧板上下对称排布,两个夹紧板可随凸轮轴转动而同时向内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旋钮,第一旋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的左端啮合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和后侧所述摆动杆的上端同轴固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带,齿带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和固定盒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轮轴的右侧同轴固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和固定盒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二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
优选的,所述凸轮轴的下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和下部所述夹紧板的右侧转动连接,凸轮轴的上端左侧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上部所述夹紧板的右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与康复用固定装置多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实用,例如在检查患者腿部时不能将患者的腿部抬起,人工抬起费时费力,并且每个患者的腿粗细不同导致固定效果的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旋钮和固定盒分解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旋钮和夹紧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旋钮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解配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9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啦圈的拼接结构
- 下一篇:乳腺癌术后肢体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