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肠检测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影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8851.6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杰;赵升;张琳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 检测 用具 辅助 定位 结构 影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肠检测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影像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在设备主体底部的定位机构,设备主体包括套筒和活动设置在套筒上的窥镜杆,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套筒底部的握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握把底部的壳体,通过将窥镜杆伸进人体的肛门,当需要将其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使壳体接触至桌面的顶部,然后转动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上的第二齿槽啮合第一齿槽使得第一转动块进行转动,第一转动块转动的时候促使螺纹杆在导向杆的底部向下滑动,并通过吸盘吸附在桌面上,实现了固定,需要拆卸的时候反向转动第二转动块即可,相比较传统的吸盘吸附方式,拆卸的时候不存在惯性,更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肠检测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影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为肠管的最末的一段,上与乙状结肠相连,下与肛门相连,直肠检测最常见的设备是直肠内窥镜。
常见的直肠内窥镜采用手动的方式使用直肠内窥镜,在使用的时候依靠手部力量做支撑进行检查,由于直肠内窥镜缺少定位,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一旦将直肠内窥镜伸进肛门后,需要一直手持直到检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比较费力。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直肠检测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影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肠检测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影像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直肠内窥镜缺少定位,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一旦将直肠内窥镜伸进肛门后,需要一直手持直到检查完成,操作比较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肠检测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影像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在设备主体底部的定位机构,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套筒和活动设置在套筒上的窥镜杆,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套筒底部的握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握把底部的壳体;
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且第一转动块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槽,第二转动块外壁上设有第二齿槽,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啮合连接,第一转动块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一腔体,第一转动块转动连接在第一腔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一腔体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转动槽,且转动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环,且两组所述的转动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块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螺纹杆和吸盘相对应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螺纹杆滑动连接在导向杆底部,壳体上设置有预设槽,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在预设槽的内部,且第二转动块一部分裸露在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窥镜杆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槽,套筒上设置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滑槽,窥镜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LED灯和镜头,且镜头环绕在LED灯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副,套筒的另一侧设置有插接口,LED灯和镜头与插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窥镜杆的一侧设置有与螺母副相对应的限位槽,且螺母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套筒的另一侧设置有插接口,LED灯和镜头与插接口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8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工程用雾化杀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冲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