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养老社区的摔倒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8667.1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6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彪;章建军;何通;朱咖喱;王斌;寿新元;王明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3/10;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马育妙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老 社区 摔倒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养老社区的摔倒报警装置,包括布料,所述布料的一侧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端面上固定设有填充气体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用于限制第二气囊内部气体直接进入第一气囊内,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形成警报安装腔,所述警报安装腔内设有警报防护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对报警装置进行包裹,有效防止人员摔倒过程中报警装置发生剧烈撞击造成报警装置损坏;将报警装置安装在基板上,防止人员摔倒时,报警装置内部零部件与人体直接接触,增大零部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摔倒时报警装置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养老社区的摔倒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逐渐弱化,容易因突发性病变或者其他因素造成老人摔倒,因无人及时发现而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因此去世。
针对老年人摔倒得不到及时发现的问题,人们研制出多种摔倒报警装置。将老年人摔倒信息与社区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关联,及时的发现老年人摔倒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现有的报警装置大多采用传感器监测老年人是否摔倒并进行有效的判断;判定摔倒后,通过定位模块对老年人位置进行定位,同时通过通信模块将摔倒信息传送至监控系统以及紧急联系人的设备终端上,提示摔倒警报。此种报警装置通常安装在辅助行走的设备或者服饰上,老年人摔倒时,安装在服饰上的硬质材料报警装置会对老年人造成二次伤害,容易造成老年人骨裂,报警装置采用的传感器属于高精度产品,在受到猛烈撞击后,容易造成传感器损坏,使用次数降低,造价成本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防止报警装置对摔倒老人造成二次伤害的设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养老社区的摔倒报警装置,及时发出摔倒警报,并防止报警装置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养老社区的摔倒报警装置,包括布料以及安装在布料一侧端面的魔术贴,所述布料的另一侧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端面上固定设有填充气体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用于限制第二气囊内部气体直接进入第一气囊内,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形成警报安装腔,所述警报安装腔内设有警报防护构件,所述警报防护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气囊端面的基板,所述基板上方设有防护板,所述基板与防护板之间设有报警装置,所述第一气囊的内腔与报警装置之间连通有输气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对报警装置进行包裹,有效防止人员摔倒过程中报警装置发生剧烈撞击造成报警装置损坏,延长了报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将报警装置安装在基板上,防止人员摔倒时,报警装置内部零部件与人体直接接触,增大零部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摔倒时报警装置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第二气囊受到撞击时,第二气囊内部气体压力增大,此时安全阀开启,第二气囊内部气体通过安全阀进入第一气囊,使第一气囊膨胀,缓冲基板对人体的施压,同时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报警装置,为报警装置提供动力源,实现摔倒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定位模块、通信模块、蜂鸣器、以及驱动通信模块和蜂鸣器的驱动机构,所述电源、定位模块固定设于基板上,所述通信模块、蜂鸣器安装于防护板上,所述定位模块、通信模块、蜂鸣器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与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安装于社区的监控室或紧急联系人的终端设备上用于监控使用者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或防护板上固定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防护板/基板之间的间隙小于通信模块与基板之间的间隙,且小于,蜂鸣器/驱动机构与基板之间的间隙,且小于,电源/定位模块与防护板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8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撞往复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教育系统的学生轨迹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