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44194.8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君;许梦玉;邓井川;姜海;孙德芝;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34 | 分类号: | F16L55/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王海龙 |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燃气 管道 封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包括充气管、单向阀和气囊,充气管的上半部套设有动力管,动力管的下端设有套在充气管上的滑块,充气管的下端设有固定块;单向阀的进气端连接有充气接头,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充气管连接;气囊的顶部与滑块的周壁密封固定连接,气囊的底部与固定块的周壁密封固定连接,充气管处于气囊内腔的部分上设有出气孔。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封堵安全快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封堵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事业的发展和管道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原有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老化,日常维抢修及技改项目逐渐增多,主要涉及外线输配管道的泄露抢修及更换,管网末端设备的维修改造等,现有的作业方式由于受到作业环境及设备本身的限制,作业耗时长,影响范围大,人力物力消耗多,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泄漏点一旦错过最佳处置时间,还将影响和威胁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影响安全稳定供气。
管道不停输封堵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经济适用,高效节能,随机性强的燃气管道作业方式,已经成为燃气行业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作业技术,它对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保障城市稳定供气,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对于管道抢修的作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手工降压带起作业,第二种是机械不降压带气作业。但是第一种作业方式作业成本高,作业时间受限并且具有一定的操作危险性;第二种作业方式作业时间较长,设备体积较大一次封堵成功率较低并且对管道损伤较大。因此拯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设备进行不停输封堵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燃气管道封堵效率低、封堵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从不停输供气的角度出发,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包括充气管、单向阀和气囊,所述充气管的上半部套设有动力管,所述动力管的下端设有套在充气管上的滑块,所述充气管的下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单向阀的进气端连接有充气接头,所述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充气管连接,所述气囊的顶部与滑块的周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底部与固定块的周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处于气囊内腔的部分上设有出气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其中,所述动力管与充气管的外周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动力管与滑块一体成型,所述动力管的内壁上间隔分布多道密封槽,每个所述密封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其中,所述滑块的上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固定块的下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气囊的内壁上端设有与第一安装槽匹配并且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缘,所述气囊的内壁下端设有与第二安装槽匹配并且向内延伸的第二环形凸缘,所述气囊的上端通过第一环形凸缘密封粘接在第一安装槽内,气囊的下端通过第二环形凸缘密封粘接在第二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其中,所述气囊的下端套设有下压紧套,所述下压紧套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下压紧套通过开口端从下至上一次将固定块的下端和气囊的下端压紧在下压紧套中,所述气囊的上端套设有上压紧套,所述上压紧套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上压紧套通过通孔套设在动力管上,上压紧套通过开口端从上至下将滑块的上端和气囊的上端压紧在上压紧套中。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燃气管道封堵器,其中,所述固定块和滑块之间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两端对应与固定块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的上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充气管从动力管穿出的部分上通过螺纹旋装有调节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4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自适应性送风支管
- 下一篇:集成高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