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鼓膜置管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2662.8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光;姚昱欧;赵一馨;郑宏伟;韩琳;刘燕;刘中砥;朱锦玲;王文伦;余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刘晓飞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鼓膜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鼓膜置管模型,包括底座、模型主体、鼓膜结构以及置管结构,所述模型主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安装于底座的上端表面处,所述模型主体由外耳、中耳以及内耳组成,所述外耳、中耳以及内耳处设置有贯穿的音波通道,所述内耳处设置有耳蜗机构,所述鼓膜结构安装于外耳和中耳的分界处,且所述鼓膜结构与耳蜗机构连接,所述置管结构安装于鼓膜结构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较为清楚明白且直观地展示人体耳部的结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且可以较好的进行置管研究,避免因单一口述而造成研究人员不能快速理解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的实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研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鼓膜置管模型。
背景技术
鼓膜系椭圆形、淡灰色、半透明的薄膜,位于外耳道底,作为外耳与中耳的分界,鼓膜大部附于颞骨鼓部的鼓沟内,上方一小部分附于鳞部,附于鼓沟的部分较坚实,叫紧张部;附于鳞部的部分薄而松,叫松弛部,鼓膜向内凹陷,凹陷的尖部叫鼓膜脐,而在进行鼓膜相关科研时,例如鼓膜置管研究,研究人员一般都是单凭口述来进行相互配合,而单凭口述不易直观且明白的展示实际操作和具体位置,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膜置管模型,以解决传统的口述研究方式不易直观且明白的展示实际操作和具体位置,工作效率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鼓膜置管模型,包括底座、模型主体、鼓膜结构以及置管结构,所述模型主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安装于底座的上端表面处,所述模型主体由外耳、中耳以及内耳组成,所述外耳、中耳以及内耳处设置有贯穿的音波通道,所述内耳处设置有耳蜗机构,所述鼓膜结构安装于外耳和中耳之间,且所述鼓膜结构与耳蜗机构连接,所述置管结构安装于鼓膜结构处。
优选的,所述鼓膜结构包括鼓膜主体、镫骨、砧骨以及锤骨,所述鼓膜主体位于中耳内部的音波通道处,所述镫骨的一端与耳蜗机构连接,所述砧骨与镫骨连接,所述锤骨的一端与砧骨连接,所述锤骨的另一端与鼓膜主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镫骨与耳蜗机构为活动连接,所述砧骨与镫骨、砧骨与锤骨以及锤骨与鼓膜主体之间同样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置管结构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贯穿鼓膜主体位于音波通道中,且所述引流管的底部与音波通道的内部底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呈哑铃状设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外部直径大于其中间位置处的外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鼓膜置管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模型主体、鼓膜结构以及置管结构,使得在进行鼓膜置管研究工作时,可以向同事清楚明白的展示外耳、中耳、内耳以及鼓膜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且可以清楚明白的操作置管方式,以便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置管操作,提高沟通质量,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耳;3、中耳;4、内耳;5、音波通道;6、耳蜗机构;7、鼓膜主体;8、镫骨;9、砧骨;10、锤骨;11、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2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反射帘的线性洗墙灯
- 下一篇:托辊及具有其的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