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工程用可定时采样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0277.X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香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99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宁杭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工程 定时 采样 空气 污染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工程用可定时采样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竖板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竖板、横板、滑槽、螺杆、从动齿轮、第一电机、主动齿轮、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固定板、第二电机、转杆、壳体、凹槽、弹簧、缓冲板、监测装置本体、监测头、垫板、第二固定板、控制箱、数据接收模块、定时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联网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的配合,使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和防护机构来提高监测效率,以此增加了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工程用可定时采样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监测是指对空气污染的组成成分进行检测,空气监测的重点监测对象是空气中的粉尘和空气化合物,空气监测是针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超标情况进行分析和化验的技术过程,空气监测装置可以分析出空气中各项指标的污染状况,便于相关部门进行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空气污染监测装置是基于定电位电解传感器原理检测污染气体和光散射原理检测粉尘,并结合成熟的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研制,开发出来的最新科技产品,但是现有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结构较为固定,不能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且不具备防护功能,导致监测效率降低,为此,这里推出一种监测效率高的可定时采样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可定时采样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具备监测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监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工程用可定时采样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竖板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贯穿至竖板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横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左侧与从动齿轮的右侧啮合,所述螺杆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螺杆表面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螺纹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至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监测头,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第二滑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监测装置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定时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联网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所述监测头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和定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联网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所述联网模块的输出端与定时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壳。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二防护壳的材质为高强度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的材质为合成橡胶。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正面设置有通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香,未经陈秋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0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