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38950.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9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吉秋;潘子华;潘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工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涉及基础桩技术领域,包括基础桩外壳,所述基础桩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四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头;驱动气缸,其对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下表面连接有导向块。该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通过设置的导向杆,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使得导向块运动时,能够带动下连接杆运动,从而使得限位插杆插入至土地中,这样能够对基础桩外壳进行固定,从而减少基础桩外壳与周围土层之间存有空隙的情况发生,进而可减少基础桩外壳发生晃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
背景技术
基础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措施,改变或改善基础的天然条件,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建筑地基均需要由基础桩构成,其通常结构是,由几根深入大地的混凝土柱桩共同支承起一个承台,构成建筑物的一个支撑单元,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我们通常将桩基础中的桩称为基桩。
现有的基础桩在进行施工时,基础桩与周围土层之间会存有空隙,容易导致基础桩发生晃动,可能会造成基础桩整体发生偏移,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基础桩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基础桩在进行施工时,基础桩与周围土层之间会存有空隙,容易导致基础桩发生晃动,可能会造成基础桩整体发生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包括:
基础桩外壳,所述基础桩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四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头;
驱动气缸,其对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下表面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的下端连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限位插杆;所述基础桩外壳的外侧顶部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固定板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贯穿于连接孔的内部,所述固定头与固定杆之间为一体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气缸与固定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导向块通过上连接杆与驱动气缸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贯穿于导向块的内部,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基础桩外壳的两内侧,所述下连接杆的结构为L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插杆与下连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板通过连接槽与基础桩外壳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基础桩外壳还设有放置腔,其开设在所述基础桩外壳的内部,所述放置腔的内部固定有钢筋;端头,其安装在所述基础桩外壳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钢筋沿放置腔的内部等距均匀分布,所述端头与基础桩外壳之间为一体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端头还设有安装杆,其固定在所述端头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倒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设置有固定杆,将固定杆插入至连接孔内,在使用工具将固定杆固定到地面,且设置的固定头能够更方便的对固定杆进行安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8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用育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振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