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37962.7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醇;詹新民;杜武荣;徐广涛;黄志涛;郗来良;范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3/04 | 分类号: | F04B23/04;F04B17/00;F04B17/03;F04B5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何小星 |
地址: | 3506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水泵 系统 管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包括两台结构一致的汽动给水泵和一台电动给水泵,所述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进口端连接有除氧器进水管,所述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出口端连接有暖泵支管,所述暖泵支管汇接至暖泵母管,所述暖泵母管与所述电动给水泵的放水门连通,所述电动给水泵的入口端连接有可回流至除氧器的回流管,由原先正暖暖泵方式改为倒暖暖泵方式,保证了备用状态电泵可以随时紧急启动,大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且暖泵后的工质可以回收利用,避免热源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两台机组共配置三套给水泵组,其中汽动给水泵两套,启动电动给水泵一套。每台机组设置一套100%BMCR容量的汽动给水泵,两台机组共用一套30%BMCR电动启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作为机组启动用给水泵,机组正常运行时,保持紧急备用状态,需定期试转。
电泵定期试转或汽动给水泵发生异常时需启动电动给水泵前必须对电泵进行暖泵。如不进行暖泵或者暖泵不充分,除氧器内的高温液体急剧流入冷的泵体内,会在泵内产生较大温差,使热膨胀不均匀,出现泵体动静部分卡死而造成电泵损坏事件。
如图2所示,机组电动给水泵暖泵方式采用正暖,具体流程如下:除氧器中热水经电泵入口电动门→入口管→电泵→泵体放水门→地沟。
该机组电动给水泵暖泵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执行电泵定期试转工作时只能采用微开泵体放水门排放的方式暖泵,受暖泵温升速率要求,排放量较小,暖泵时间长需4小时以上。造成大量工质浪费。若泵体放水门开的过大,又容易造成泵体上下温差大,泵体受热不均,影响电泵的安全运行。
2、在汽动给水泵组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运时;此时电泵又需进行四个小时暖泵才能启动,易出现汽动给水泵短时故障,造成机组非停事件,大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包括两台结构一致的汽动给水泵和一台电动给水泵,所述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进口端连接有除氧器进水管,所述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出口端连接有暖泵支管,所述暖泵支管汇接至暖泵母管,所述暖泵母管与所述电动给水泵的放水门连通,所述电动给水泵的入口端连接有可回流至除氧器的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暖泵支管,上均分别设置有支路止回阀,和支路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暖泵母管上设置有主路止回阀和主路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暖泵母管上设置有节流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提高了设备可靠性,机组正常运行,电泵备用时,电泵一直处于暖泵状态,不需要人工进行现场操作暖泵,电泵具备紧急启动条件,提高了电泵快速启动响应速度。
2、回收工质,提高机组热效率,原暖泵方式每次排放高温给水10t,经改造暖泵后的水可直接回到除氧器,避免了工质的浪费,降低了机组补水率和减少热损失。
3、改善车间环境,原暖泵方式暖泵后的给水直接排放地沟,高温蒸汽易溅到电泵油箱,引起电泵润滑油品质下降。同时车间湿度增加,易导致电热元件受潮,甚至发生故障,造成严重损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7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合金真空加压烧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