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34957.0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谭文华;刘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市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N3/12;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板,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缸支撑座,两个所述气缸支撑座内分别设置有气缸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可以通过第一液压缸很好的改变第一金属板和气缸支撑座的位置,从而可以改变气缸本体和承接套以及压合检测器的位置,继而可以对不同型号尺寸的轮毂本体进行压合检测,此外通过设置有内杆和外管,可以更好地对不同位置的承接套进行稳定支撑,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根据不同车型的特征和需求,轮毂表面处理工艺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为烤漆和电镀两种。
授权号为CN21351554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通过将检测件直接插装到轮毂中,并通过气缸将检测件与轮毂之间挤压定位,其中气缸支撑座直接固定于支撑底座上,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汽车轮毂的型号尺寸存在区别,因此在需要对汽车轮毂进行压合检测时,压合检测器的高度需要进行调整,现有技术对于压合检测器的位置高度不能好的调整,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的使用,达不到预计的设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板,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缸支撑座,两个所述气缸支撑座内分别设置有气缸本体,两个所述气缸本体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气缸轴固定连接有承接套,两个所述承接套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压合检测器,两个所述压合检测器相对的一侧共同滑动连接有轮毂本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承接套的下表面搭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滑动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管的外壁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底端与第一滑动板的上表面右侧上方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管的内壁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管的左侧壁上方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底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板相对应的滑动槽,左侧所述滑动槽留有与第二滑动板相对应的滑动空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轮毂本体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轮毂底座,所述轮毂底座的下表面与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市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市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4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定位胸针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盲槽工艺的高可靠柔性印制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