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炼油化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23886.4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0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艳;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法恩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00;F28F9/013;B01D53/04;F17D1/14;F17D3/01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知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0 | 代理人: | 唐修豪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炼油 化工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炼油化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且外壳下方设置有进气管,并且外壳上方连接有排气孔,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内部连接有卡珠,并且卡珠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外壳左侧连接有侧板,且侧板一端连接有盖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锁壳,且锁壳内部设置有卡销。该用于炼油化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的侧板以及盖板,方便打开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并利用设置的连接套使得热交换管拆卸方便,便于进行热交换管的清洗,从而恢复热交换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炼油化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通过对石油的炼化能够获得常用的燃料汽油柴油等,同时能够获得道路建设中使用的沥青等,并通过对石头的产物进行化合处理能够获得大量的高分子聚合物,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在进行炼油时,通过加热石油将各种原油中的各种物质分离,因此造成炼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气,这些热气就需要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由于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水吸收气体中的热量从而将热量带出并利用,在炼油过程中,气体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油蒸汽,在余热回收中,就会发生油气凝结在热交换管道上,导致热交换管道外围粘附一层油泥,使得热交换效率下降;
2.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将炼油的热气中的热能吸收后,就直接将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然而炼油过程中,排出的气体往往含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炼油化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由于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水吸收气体中的热量从而将热量带出并利用,在炼油过程中,气体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油蒸汽,在余热回收中,就会发生油气凝结在热交换管道上,导致热交换管道外围粘附一层油泥,使得热交换效率下降,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将炼油的热气中的热能吸收后,就直接将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然而炼油过程中,排出的气体往往含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对环境的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炼油化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且外壳下方设置有进气管,并且外壳上方连接有排气孔,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内部连接有卡珠,并且卡珠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外壳左侧连接有侧板,且侧板一端连接有盖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锁壳,且锁壳内部设置有卡销,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处理套筒,且处理套筒内部设置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与出水管关于外壳横向中心对称设置,且进水口与连接套滑动连接,并且连接套关于外壳横向中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套与复位弹簧构成弹簧复位结构,且连接套内固定设置有解锁槽,并且连接套通过解锁槽与卡珠相互卡合,所述解锁槽为左小右大的结构设置,且解锁槽与卡珠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与进水口滑动密封连接,且热交换管与出水管滑动密封连接,并且热交换管上环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珠相互卡合,且卡珠在进水口上环形矩阵设置,所述卡珠通过珠槽与进水口相互卡合,且珠槽为圆台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外壳密封连接,且外壳与排气孔固定密封连接,所述侧板与外壳构成旋转结构,且侧板与外壳密封连接,所述侧板与盖板密封连接,且盖板与外壳旋转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与锁壳固定连接,且侧板与按板滑动连接,并且按板与卡销固定连接,所述卡销与锁壳滑动连接,且卡销与卡块相互卡合,并且卡块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卡销与锁定弹簧构成弹簧复位结构,且锁定弹簧在锁壳内等间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法恩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法恩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23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