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圈密封能力验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22635.4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嗣阳;唐飞;李星洲;敬小梅;刘海洋;胡晓;陶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24;G01M3/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密封 能力 验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密封能力验证装置,属于气密性试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分别支撑在基座两端的真空罐体和推杆组件;真空罐体由一端敞口的内层和外层构成,外层的敞口安装与之密封固连的外法兰盘,内层的敞口具有嵌装试验密封圈的内法兰;外法兰盘的内孔与密封波纹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密封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施压环密封连接,施压环的内表面与内法兰嵌装试验密封圈的端面对合适配;推杆组件具有可伸缩的推杆,推杆邻近真空罐体的一端与施力平台衔接,施力平台具有通过施压环作用于内法兰的环形作用端。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当对真空夹层空间抽真空后,即可借助相应的测试仪器方便地得到试验密封圈在真空环境动态对接中的密封性能验证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密封能力验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验证密封圈在真空环境动态对接形式中密封能力的装置,属于气密性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装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密封圈需要在规定的温度、压力以及不同的液体和气体中静止或运动状态下起密封作用。然而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受到材料、硬度、压缩量、尺寸、形状、密封槽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其典型的使用工况之一是:在真空环境中,需要建立一个与大气联通的通道,该通道通过动态对接形式连接,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压紧实现密封。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尚无简便有效验证密封圈在真空环境动态对接中密封能力的现成装置。
检索可知,申请号为0011359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波纹式伸缩节外加压密封试验的方法,以波纹式伸缩节的密封波纹管段与套管之间的间隙作为压力介质腔,压力介质的压力为径向向内作用于密封波纹管段,或者是以波纹式伸缩节的密封波纹管段与位于其外侧的第二密封波纹管段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压力介质腔,压力介质的压力为径向向内作用于密封波纹管段,然而其试验对象是波纹管,其实质是加工完成的波纹管在外加压的情况下密封性能的验证,用于判断出焊缝泄漏的具体部位,其波纹管在试验过程中几乎不发生伸缩位移,其密封圈始终通过法兰压紧至固定压缩量进行密封。此外,申请号为201120029676.5、202010806607.4的中国专利文献分别公开了导轨式泵用机械密封试验装置以及低压密封试验模块集成装置。这些现有技术方案均无法作为验证密封圈在真空环境动态对接中密封能力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封圈密封能力验证装置,从而便捷地解决密封圈在真空环境动态对接中密封性能的验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密封能力验证装置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分别支撑在基座两端的真空罐体和推杆组件;
所述真空罐体由一端敞口的内层和外层构成,所述外层的敞口安装与之密封固连的外法兰盘,所述内层的敞口具有嵌装试验密封圈的内法兰;所述外法兰盘的内孔与密封波纹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施压环密封连接,所述施压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法兰嵌装试验密封圈的端面对合适配;
所述推杆组件具有可伸缩的推杆,所述推杆邻近真空罐体的一端与施力平台衔接,所述施力平台具有通过施压环作用于所述内法兰的环形作用端。
试验时,真空罐体内层通过内法兰的试验密封圈与密封波纹管连接的施压环内表面构成密封副。当推杆组件的推杆前推时,通过施力平台均匀施力,使施压环表面贴紧内法兰,从而使试验密封圈产生弹性变形,形成对活动面的密封。在此过程中,密封波纹管可以通过自身伸缩,补偿施压产生的位移,确保始终在真空罐体的内、外层之间形成可抽真空夹层空间,以及在内层之内构建与大气连通的通道。
这样,当对真空夹层空间抽真空后,即可借助相应的测试仪器方便地得到试验密封圈在真空环境动态对接中的密封性能验证数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还有:
所述环形作用端的外径与密封波纹管的内径适配,这样可以同时对密封波纹管起到内支撑和定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22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风尘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用可隐藏式病情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