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保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13196.0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国;龙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F24H7/00;F24H9/1818;F26B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保温装置,包括釜体、保护罩和保温结构,所述釜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保护罩;所述釜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保温仓,所述第二保温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保温仓,所述第一保温仓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体表面套接有第二保温仓和第一保温仓,通过电加热板对水箱内的水加热,然后输送进第二保温仓内,以达到对釜体进行保温的目的,然后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通过扇叶吹动从进风管输送进第一保温仓内,而水蒸汽在飘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会被第二保温仓内的水所吸收后再将热量传递给釜体,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应釜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一种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而反应釜工作的前提是有热量的供应,热量是反应釜设备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热量是会随着空气温度的变化而不断流失,从而保温装置也成了反应釜的重要装置之一,而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反应釜的热源供应的热量忽高忽低,很容易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要做好反应釜的保温工作。
现有的反应釜保温装置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公开号为CN2121673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工反应釜保温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壁表面安装有盘管,所述釜体右侧壁表面底部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腔底部表面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水箱内腔左侧壁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护箱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水泵,所述防护箱外壁表面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由防护盒、温度控制器和开关,该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机构、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相互配合,可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并且水泵又能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盘管中,以便于能够起到对釜体进行加热,以便于能够起到保温效果,同时保温机构又能够起到双重保温的效果,进而能够防止釜体中的热量外散。
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反应釜保温装置在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处理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会有水蒸汽的产生,而水蒸汽堆积在防护箱内很容易发生爆炸,并没有利用水蒸汽,不能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源浪费。
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对反应釜进行保温的保温装置,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保温效率。
2、现有的反应釜保温装置只是单一的对其外部进行保温,并没有考虑到内部热量外散也会导致保温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反应釜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保温装置,包括釜体、保护罩和保温结构,所述釜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一侧外壁为敞口设计;
所述保护罩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扇叶,且扇叶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所述釜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保温仓,所述第二保温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保温仓,所述第一保温仓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
所述釜体的内壁安装有保温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温结构由海绵条、保温棉和多孔纤维层组成,所述海绵条的内表面安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表面安装有多孔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温仓的底部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底端贯穿第一保温仓的底端并延伸至第一保温仓底端的外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一侧外壁与保护罩的一侧外壁贴合,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水软管与进水管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水箱的背面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位于电加热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13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