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频同轴耳机受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12800.8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堂;莫焕秋;钟敏;韩介清;尤信;许文标;鲁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贺州天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9/02;H04R9/0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4289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同轴 耳机 受话器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双频同轴耳机受话器,包括一高音单元和一低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均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所述低音单元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磁路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均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所述高音单元同轴设置于低音单元的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外缘与第二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耳机受话器的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为同轴同向设置,结构紧凑、尺寸小、频响范围宽且音质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频同轴耳机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双单元发声装置通常指的是包括一个低频单元和一个高频单元,目前常见的发声装置多数是每个声道只有一个发声单元,而双单元发声装置则是每个声道有两个发声单元,由于低频单元和高频单元同时工作,能够有效弥补和提升发声装置的性能曲线和频响范围,因而该类双单元发声装置的频响效果和音质较好。但现有的双单元发声装置的尺寸相对较大、工艺复杂且价格高,进而较大的限制了在耳机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频同轴耳机受话器,所述耳机受话器的结构紧凑、尺寸小、频响范围宽且音质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频同轴耳机受话器,包括一高音单元和一低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均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所述低音单元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磁路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均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所述高音单元同轴设置于低音单元的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外缘与第二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装设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壳体抵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包括第一U铁、第一磁铁和第一华司,所述第一U铁内部开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一华司依次装设于U型槽内,所述第一磁铁以及第一华司与第一U铁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高音磁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高音振膜和高音音圈,所述高音振膜的底端与高音音圈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高音音圈的底端部分伸入高音磁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高音振膜包括弧顶部、高音膜片和高音折环,所述弧顶部、高音膜片和高音折环为一体结构,所述弧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包括第二U铁、第二磁铁和第二华司,所述第二U铁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磁铁和第二华司装设于空腔内,所述第二磁铁以及第二华司与第二U铁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低音磁隙,所述第二华司设置于第二磁铁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低音振膜和低音音圈,所述低音振膜的底端与低音音圈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低音音圈的底端部分伸入低音磁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低音振膜包括平顶部、低音膜片和低音折环,所述平顶部、低音膜片和低音折环为一体结构,所述平顶部呈圆形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的直径均小于弧顶部的直径,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的直径均小于平顶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高音单元的高度为20-30mm,所述低音单元的高度为40-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频同轴耳机受话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同向同轴设置,使得高频和低频效果一致,频响范围宽,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分别有各自的独立声学腔体,有效避免了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之间的磁回路和声波干扰,提高了所述耳机受话器的声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贺州天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贺州天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12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排污管道预埋件
- 下一篇:一种耐火纤维模块锚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