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12362.5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5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江庆;杨彪;王坤;杜龙;鲁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柯玉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岩粉 自动 清理 转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设备,涉及矿业工程煤岩粉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防喷孔装置本体、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和水渣分离装置本体,所述防喷孔装置本体的输出端与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的输出端与水渣分离装置本体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清理煤岩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钻探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业工程煤岩粉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煤岩粉清理方式依靠人工清理,存在二次转运情况,866底抽巷钻孔煤、岩粉清理量平均3t/孔以上,职工劳动强度大。为解决该问题,钻探公司及相关部门研发出螺旋式自动除渣器和水渣分离装置,二者组合与新型防喷孔装置配合使用将打钻过程中产生的煤、岩粉传输到皮带、链板机或者集装箱内,大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钻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煤岩粉采用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清理煤岩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钻探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系统,包括防喷孔装置本体、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和水渣分离装置本体,所述防喷孔装置本体的输出端与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的输出端与水渣分离装置本体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喷孔装置本体包括主通管、排气管、排渣管和防掉套管,所述排气管和排渣管分别固定在主通管的上侧以及下侧,所述防掉套管套设在主通管的右端部。
优选的,所述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包括缓存箱、进料管、上通管、螺纹输送管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进料管和上通管均设置在缓存箱的上部,所述螺纹输送管连接在缓存箱的右侧,所述螺旋输送机连接在螺纹输送管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水渣分离装置本体包括支撑中心座、液压激振装置、煤岩粉出料口和排水管,所述液压激振装置设置在支撑中心座的上侧,所述煤岩粉出料口和排水管分别固定在液压激振装置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排渣管与进料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出口与液压激振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喷孔装置本体将产生的煤渣引流到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内,通过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的输送作用,加快输送效率,再通过水渣分离装置本体将煤渣中的大量水分进行分离,进而提升了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系统的防喷孔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系统的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岩粉自动清理转运系统的水渣分离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喷孔装置本体、101主通管、102排气管、103排渣管、104防掉套管、2螺旋式自动除渣装置本体、201缓存箱、202进料管、203上通管、204螺纹输送管、205螺旋输送机、3水渣分离装置本体、301支撑中心座、302液压激振装置、303煤岩粉出料口、30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12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