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隔板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11554.4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3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袁铖;周杰;陈秀;龚和新;杨伟;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8 | 分类号: | H01M50/538;H01M50/593;H01M50/586;H01M50/529;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英凤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隔板 组件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绝缘隔板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绝缘隔板组件包括绝缘隔板、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绝缘隔板上设置有一列第一通孔和一列第二通孔,可用于穿设成列的多个裸电芯的两列极耳,由此,第一列的极耳与第一转接件的相对位置得以确定,第二列的极耳与第二转接件的相对位置得以确定,通过绝缘隔板的定位即可确定第一列的极耳和第一转接件的相对位置、第二列的极耳和第二转接件的相对位置,从而便于连接,简化了裸电芯极耳与转接件之间的定位操作,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具有上述绝缘隔板组件的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同样具备上述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隔板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能量密度,是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长续航需求的关键。而多数动力电池中的电池模组通常采用多个单体电池与外壳、盖板组成模组,其中,典型的单体电池包括壳体、裸电芯和电池顶盖,裸电芯位于壳体内,裸电芯的极耳与电池顶盖的电极端子连接,通过电池顶盖将裸电芯封装在壳体内并注入电解液,形成单体电池,再将多个单体电池与电池模组的外壳、盖板等构件组装形成模组,这种成组方式,单体电池壳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空间以及重量,而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两个壳面,在功能上有一个壳面是冗余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体积空间的浪费,基于该结构的电池模组难以高效利用外壳的内部空间。
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一体式外壳的电池模组,在外壳内具有多个安装腔,多个裸电芯直接安装在多个安装腔内,并通过顶盖封闭安装腔实现裸电芯封装,其中,各顶盖上连接有转接件,各裸电芯极耳分别与转接件连接实现裸电芯的互联。但在装配时,需将多个裸电芯的极耳分别定位连接于转接件,定位次数多,效率较低,且多个裸电芯合并后入壳也比较困难,因此该种电池模组成组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绝缘隔板组件,能够便于转接件与裸电芯极耳之间的定位和连接,提高装配效率。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包括该绝缘隔板组件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板组件,用于对成列的多个裸电芯的两列极耳进行连接,所述绝缘隔板组件包括:
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绝缘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裸电芯的第一列的极耳区域对应的一列第一通孔,和与所述裸电芯的第二列的极耳区域对应的一列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
第一转接件,具有多个,设置于所述顶面并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交错排列,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于所述绝缘隔板,所述第一转接件适于与第一列的所述极耳焊接连接;
第二转接件,具有多个,设置于所述顶面并与所述第二通孔交错排列,所述第二转接件连接于所述绝缘隔板,所述第二转接件适于与第二列的所述极耳焊接连接。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板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多个第一通孔可用于穿设裸电芯的第一列的极耳,通过绝缘隔板的定位即可确定各极耳和绝缘隔板上的各第一转接件的相对位置,实现多个极耳和多个第一转接件的统一定位,从而便于极耳和第一转接件的连接。同理,绝缘隔板组件也便于第二列的极耳与第二转接件的连接。由此,可简化各裸电芯的极耳与各转接件之间的定位操作,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绝缘隔板组件,所述绝缘隔板的所述顶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以及多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交错排列,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容置有所述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安装槽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交错排列,各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容置有所述第二转接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绝缘隔板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设有2个所述第一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11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材打孔防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