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大容量工频耐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03826.6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迎春;全富贵;全扣红;郜丽萍;汤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银建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6;B08B5/02;B08B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郭军成 |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容量 耐压 装置 | ||
移动式大容量工频耐压装置。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结构合理,防尘、降温可靠,能可靠、稳定地进行试验。包括设于移动底盘上、且通过线缆连接的控制柜、变压器、保护电阻和电容分压器,所述控制柜上设有通孔,所述线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控制柜的内壁上设有风腔,所述风腔的一对侧壁上分别设有与通孔同轴线的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所述控制柜内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管与风腔连通,所述控制柜的外壁上设有与通孔同轴线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线缆穿过刷毛、轴承的内圈、通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延伸至控制柜的内部,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线缆之间设有密封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大容量工频耐压装置。
背景技术
工频耐压装置是根据国家最新电力行业标准而设计的、性能先进的智能耐压试验设备,用于对各种电器产品、电气元件、绝缘材料等进行规定电压下的绝缘强度试验,是鉴定被试品绝缘强度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试验方法,以考核产品的绝缘水平,发现被试品的绝缘缺陷,广泛应用于电工制造部门、电力运行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
现有的工频耐压装置一般包括控制柜、大容量变压器和电容分压器等,控制柜和大容量变压器之间通过多根线缆连接,控制柜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多根线缆穿过的通孔,而通孔与线缆之间的空隙会导致灰尘等杂物进入到控制柜的内部,容易造成控制柜内的器件的损坏,但完全密封空隙会降低控制柜的散热性能,会使得控制柜内的器件处于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降低了试验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防尘、降温可靠,能可靠、稳定地进行试验的移动式大容量工频耐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移动式大容量工频耐压装置,包括设于移动底盘上、且通过线缆连接的控制柜、变压器、保护电阻和电容分压器,所述控制柜上设有通孔,所述线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控制柜的内壁上设有风腔,所述风腔的一对侧壁上分别设有与通孔同轴线的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所述控制柜内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管与风腔连通,所述控制柜的外壁上设有与通孔同轴线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线缆穿过刷毛、轴承的内圈、通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延伸至控制柜的内部,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线缆之间设有密封胶。
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穿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穿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内径。
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控制柜的上部,所述风机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内。
若干所述刷毛抵触所述线缆的外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风机工作,通过出风管向风腔内输入高压气体,使得风腔的压强大于控制柜的外部压强,这样,风腔内的气体会通过第一穿孔排出,气体在吹出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吹除线缆表面的灰尘等杂物,另一方面可以在线缆的表面形成风力保护层,有效防止杂物的下落,也就避免了灰尘等杂物进入到控制柜内,同时,风机将控制柜内的热气排出,实现可靠地散热,确保了控制柜内的器件处于可靠的工作状态,结构合理,防尘、降温可靠,能可靠、稳定地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盘;2、控制柜;20、通孔;3、变压器;4、保护电阻;5、电容分压器;6、风腔;61、第一穿孔;62、第二穿孔;63、风机;630、安装座;64、密封胶;7、轴承;8、套管;80、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银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银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03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