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03813.9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敏;纪婕;胡翠琴;丁慧;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芮雪萍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护理 伤口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包括带体、海绵布、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海绵布嵌设于带体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带体的下表面且位于海绵布的外侧设置有胶体,所述第一固定带呈对称固定设置于带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带呈对称固定设置于带体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端部设有与第二固定带末端连接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易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康复护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
背景技术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
目前在对患者的伤口康复护理时,一般都是通过绷带将病患的的伤口反复缠绕,最后再通过胶带固定,这种护理操作极为复杂,且不便于拆除。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患者的伤口康复科护理时,一般都是通过绷带将病患的的伤口反复缠绕,这种护理操作极为复杂,且不便于拆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包括带体、海绵布、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海绵布嵌设于带体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带体的下表面且位于海绵布的外侧设置有胶体,所述第一固定带呈对称固定设置于带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带呈对称固定设置于带体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端部设有与第二固定带末端连接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挤压板和螺杆,所述固定环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带的末端,所述螺杆螺纹设置与固定环的侧壁上,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环的内部并与挤压板转动连接,且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侧面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齿牙。
优选的,所述带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海绵布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于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胶体采用硅凝胶,所述胶体的形状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为两根,所述第二固定带为两根,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为一组且末端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通过设有的带体、海绵布、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固定环、螺杆、挤压板和转盘,能够直接将带体固定在患者的伤口上,且包扎和拆除都较为方便。
2、该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通过设置在带体上的胶体,且胶体采用环形结构设置,能够使得带体有效的粘接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带体的四周出现翘起的现象。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易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康复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伤口保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体、2海绵布、3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胶体、6固定环、7螺杆、8挤压板、9转盘、10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03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维修改造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房电子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