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定位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00694.1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定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定泽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F04D2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叶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定位叶轮,其主体为一饼状体,在饼状体中心处设有轴孔,外围设有等距排列的若干叶片,叶片与轴孔之间设有过流面,过流面内侧设有环形凹槽,过流面外侧设有若干环形排列的凹槽,凹槽内部设有斜孔,斜孔另一端与另一侧的轴孔外围的环形凹槽底角处相连。饼状体两边的凹槽与斜孔数量相等成镜像错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对配件同轴度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实现自定位,让叶轮在高速旋转状态下也能保持居中直立,更能良好的发挥出泵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涡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旋涡泵的一种自定位叶轮。
背景技术
泵类产品是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重要通用机械产品之一,旋涡泵凭借着其高扬程、强自吸能力的优点占据着泵类产品较大一部分市场。而旋涡泵叶轮是旋涡泵动力核心所在,由于叶轮工作状态是呈高速旋转,故其与泵的配合关系对泵的最终性能与寿命至关重要。若配合精度不够,会导致叶轮处于非居中正方向运转,进而与泵体流道面干涉摩擦导致性能与寿命均下降,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加大了叶轮与泵体的轴向配合间隙(预留足够空间给叶轮角度偏移),减小转轴与叶轮的配合间隙同时加长轴孔长度(利用转轴对叶轮进行角度定位,使之不会径向倾斜),这会在较大程度上牺牲泵的性能,且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对转轴、机壳等配件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旋涡泵提供一种新型叶轮,在常规工作高速旋转下进行自定位,且不需要增大轴向配合间隙与减小转轴、叶轮配合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居中正方向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定位叶轮,其主体为一饼状体,由中心处向外依次设有轴孔、环形凹槽、过流面、若干叶片。
所述的环形过流面分布在叶轮两侧成镜像,表面设有若干等距不打穿凹槽,凹槽内设有打穿斜孔,两侧的凹槽与斜孔成镜像且错开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叶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叶轮的立体图;
图中:
1、轴孔;2、环形凹槽;2.1、平衡孔;3、过流面;3.1、凹槽;3.2、斜孔;4、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定位叶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主体为一饼状体,端面两侧成大致对称状,最外侧设有若干叶片4,中心处设有轴孔1,轴孔1与叶片4之间设有过流面3,过流面3内侧设有环形凹槽2,环形凹槽2上设有两个对称且打穿的平衡孔2.1,用于平衡叶轮两侧压力;过流面3外侧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凹槽3.1,凹槽3.1底部设有斜孔3.2,斜孔3.2另一端连接环形凹槽2底角处;两侧的凹槽3.1与斜孔3.2呈镜像且错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
旋涡泵叶轮在流道内部有微小的轴向活动空间,当叶轮工作高速旋转时,带动流体运转,叶轮本身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运动环境,经常容易向一侧倾斜甚至偏移,导致与泵体其他部分干涉摩擦。本专利中设置了凹槽3.1与斜孔3.2后,流体通过斜孔3.2将相连,并有一部分流体贮存于凹槽3.1,当叶轮高速旋转后,贮存于凹槽3.1的流体产生向外的力,在叶轮与泵体流道面之间形成一道“屏障”,由于两边多个凹槽3.1的共同作用,使叶轮受力居中直立,实现“自定位”,随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个过程不需要太依赖于配件的同轴度配合,降低对其他配件的精度要求的同时,还有效保证了泵的性能发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定泽,未经彭定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00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