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99229.0 | 申请日: | 2021-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华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5/71 | 分类号: | B01F35/71;B02C13/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1 | 代理人: | 程建敏 |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料 承接 下料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罐体的内面固定连接有装配板,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间歇下料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打碎机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实现间歇下料的功能,取代了传统的下料罐结构,能够避免在下料的过程中粉状物料把罐体堵塞的情况发生,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对罐体进行停机疏通,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其次,还能够对物料进行打碎,进一步避免粉状物料对罐体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一些粉状物料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下料管对物料进行承接和输送的作用。
现有的粉状物料如沙土等生产后进行下料时,大量的粉状物料短时间内倾倒进下料罐内时,容易使下料罐出现堵塞的情况,其次,粉状物料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汽,进而在料罐内出现板结的现象,尤其是大量生产粉状物料且物料存放较多时,更易导致下料不畅、下料均匀度不佳、发生堵料现象的问题,还需工作人员停机对下料罐内的物料进行疏通,影响了粉状物料生产加工的效率,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罐体的内面固定连接有装配板,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间歇下料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打碎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间歇下料机构包括转动板、固定板与两个下料口,所述转动板固定套接在转杆的外缘,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内面,且转动板的底面与固定板的顶面相互贴合,两个所述下料口分别贯穿开设在转动板与固定板上,所述转杆穿过固定板,且转杆与固定板的贯穿处互不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碎机构包括两个转轴、多个打碎叶片、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两个所述转轴均穿过装配板,并与装配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打碎叶片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轴位于装配板下方的外缘,所述转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配板的顶面,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接在转杆的外缘,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转轴的外缘,且两个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同一个所述转轴上的多个打碎叶片呈圆周向等间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上安装有下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的外缘均与罐体的内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间歇下料机构,伺服电机运转时能够带动转动板转动,在转动板与固定板的共同作用下,罐体可实现间歇下料的功能,取代了传统的下料罐结构,能够避免在下料的过程中粉状物料把罐体堵塞的情况发生,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对罐体进行停机疏通,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
2、通过设置打碎机构,转杆在转动时能够使打碎机构运转起来,多个打碎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落下的粉状物料进行打碎,其次,在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两个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位于两个转轴上的多个打碎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反,如此,能够保证多个打碎叶片对粉状物料的打碎效果,进一步避免粉状物料对罐体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料用承接下料罐中罐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华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华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9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