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97352.9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宜和人文建筑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4;F24F8/10;F24F13/28;F24F13/15;F21S11/00;F21V5/04;F21V5/08;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光 通风 一体化 建筑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包括通风筒,通风筒伸出建筑结构的室外端通过固定接口与叠合式集光集热通风器底端连接,通风筒中心安装下导光筒,通风筒的室内端伸入建筑结构室内悬空或延伸至楼板上或贯穿楼板延伸至下面楼层室内,下导光筒沿通风筒伸入室内的室内端安装导光扣盖,导光扣盖上安装光漫射器。叠合式集光集热通风器包括菲涅尔透镜、上导光筒、集热板、蓄热层、外支撑框,外支撑框上部安装气流可控开闭百叶、风口滤网而下部安装透明面板,外支撑框和其上气流可控开闭百叶、透明面板与蓄热层之间形成通风道。本实用新型将建筑采光与通风融为一体,相互协同与互利,高效节能、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在建筑上充分利用太阳能与自然风能,将采光与通风融为一体的绿色建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广泛提倡,绿色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推广,而如何可以使建筑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是其达到节能环保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建筑上已采用了自然采光和通风装置,但存在如下缺点:1、自然采光装置与通风装置各自在建筑结构上独立安装,占据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缺乏协同与互利。2、对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节能效率有待提高。3、缺乏有效调节措施,采光与通风状态不可控。4、自然采光装置与通风装置之间兼容性差,不能同时满足建筑的多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其将建筑采光与通风融为一体,相互协同与互利,高效节能、绿色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建筑结构上的通风筒,通风筒伸出建筑结构露于室外的室外端通过固定接口与叠合式集光集热通风器的底端连接,通风筒的中心安装下导光筒,通风筒的室内端伸入建筑结构室内悬空或延伸至楼板上或贯穿楼板延伸至下面楼层室内,下导光筒沿通风筒伸入建筑结构露于室内的室内端安装导光扣盖,导光扣盖上与下导光筒的室内端口相对地安装光漫射器,其中:
当通风筒的室内端伸入建筑结构室内悬空时,通风筒的室内端安装通风扣盖,通风扣盖上与通风筒的室内端口相对地设有室内风口,室内风口位置安装通风散流器;
当通风筒的室内端伸入建筑结构室内延伸至与楼板连接时,通风筒伸入室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室内风口,室内风口位置安装通风散流器;
叠合式集光集热通风器包括弧形面的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的底端与上宽下窄、漏斗状的上导光筒的顶端连接,上导光筒内由宽变窄的颈部形成聚光区域,上导光筒内处于聚光区域上面的空间形成集光腔而处于聚光区域下面的空间形成导光腔,上导光筒内与集光腔对应的内壁上安装集热板,上导光筒外设有外支撑框,上导光筒和外支撑框的底端共同与固定接口连接,上导光筒经由固定接口与下导光筒连通,上导光筒的外壁处于外支撑框内的部分上设有蓄热层,外支撑框的上部安装气流可控开闭百叶,气流可控开闭百叶外侧安装风口滤网,外支撑框的下部安装透明面板,外支撑框和其上的气流可控开闭百叶、透明面板与蓄热层之间形成通风道,通风道经由固定接口与通风筒连通,气流可控开闭百叶与室内的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将建筑采光与通风融为一体,相互协同与互利,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占用空间少,集光效率高,通风效果好,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可适应不同的建筑需求,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向剖视示意图(未示出建筑结构)。
图5是图1的D-D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宜和人文建筑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宜和人文建筑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7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少年用眼数据采集矫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便于分类固定样品的兽医诊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