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96586.1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恭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R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面结构,可将雷达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的内部,且与现有技术的设置在保险杠的内侧的雷达装置相比较,能够解决雷达装置的检测性能会受到保险杠的形状的影响的问题,也能够防止雷达装置被水滴污垢灰尘等异物附着,从而提升雷达装置的检测精度。所述镜面结构为车辆的后视镜的镜部的结构,所述后视镜的内部具备雷达装置,所述镜面结构包括:玻璃本体,具备面向外部的前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反的后表面;防水性层,形成在所述玻璃本体的所述前表面;铟合金膜,形成在所述玻璃本体的所述后表面;以及树脂制的镜部壳体,具备开口以露出所述前表面,且以覆盖所述后表面的方式收容所述玻璃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后视镜的镜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所有国家加强建设安全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以加强所有国家的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因此,在所有国家需要加强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需要改善道路安全,特别是扩大公共交通,要特别关注处境脆弱者、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在交通领域,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环境问题,以开发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交通安全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制造业中,一般地,公开了在车辆的车身上,例如车身的前部和后部搭载用于检测车辆行进方向上有无物体及车间距离等的雷达装置,即,例如用于定位(localization)和导航(navigation)的导航雷达(navigation radar),用于确保提供驾驶员盲区信息(blind spot information(BSI))的能够解决被挡住视野的驾驶员的问题的盲区显示装置(blind spot display device)的BSI雷达装置和用于娱乐等的雷达装置。随着车辆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车载导航雷达及/或雷达装置等显得很重要,准确定位、导航、盲区显示和娱乐功能集于一身的雷达装置更能满足车主的需求,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将与盲区信息(BSI)相关的后侧角隅用雷达(rear cornerradar)配置在车身的后保险杠的内侧,例如在后保险杠和车体之间的左右两侧各配置一个后侧角隅用雷达。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当将雷达装置设置在后保险杠的内侧时,雷达装置的检测性能可能会受保险杠的形状的影响,例如雷达装置设置在不同类型或不同型号的保险杠时,由于保险杠的结构形状会有差异故导致雷达装置所表现的雷达检测性能可能会有所不同,则雷达检测功能将会不稳定。
由此,需要一种车辆用雷达装置的雷达配置构造,其能够解决雷达装置的检测性能会受到保险杠的形状的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方面而成,提供一种镜面结构,可将雷达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的内部,且与现有技术的设置在保险杠的内侧的雷达装置相比较,能够解决雷达装置的检测性能会受到保险杠的形状的影响的问题,也能够防止雷达装置被水滴污垢灰尘等异物附着,从而提升雷达装置的检测精度。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面结构,其为车辆的后视镜的镜部的结构,所述后视镜的内部具备雷达装置,所述镜面结构包括:玻璃本体,具备面向外部的前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反的后表面;防水性层,形成在所述玻璃本体的所述前表面;铟合金膜,形成在所述玻璃本体的所述后表面;以及树脂制的镜部壳体,具备开口以露出所述前表面,且以覆盖所述后表面的方式收容所述玻璃本体。
如此,将雷达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的内部,且与现有技术的设置在保险杠的内侧的雷达装置相比较,能够解决雷达装置的检测性能会受到保险杠的形状的影响的问题。由于镜面结构的玻璃本体的前表面形成防水性层,故能够使面向外部的前表面保持防水功能使视野清晰,后表面形成有铟合金膜,故能够反射可见光,利用树脂制的镜部壳体收容玻璃本体,故能够传输雷达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6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接头、拆装工具以及管接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耐压测试器存放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