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92733.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沈佳龙;曹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9/02;H04R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科声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99 | 代理人: | 诸世跃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发声 装置 穿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其中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壳体,配置有空腔;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以及第一盖体,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人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有效减少了漏音。应用有该骨传导发声装置的可穿戴设备,较少的漏音效果打破了对其应用场合的限制,有利于骨传导技术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声膜产生声波的传统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
应用骨传导发声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其声波的传导与普通的入耳式不同,不需要耳膜的振动,而是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既提高了舒适性,又保护了用户的听力,还能使用户直接听清外部声音,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现有大部分骨传导耳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漏音现象,这大大限制了骨传导耳机的应用场合,如无法在安静场合使用,影响骨传导技术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可有效减少漏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配置有空腔;
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以及
第一盖体,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人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远离人体一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缓冲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橡胶、塑胶。
作为优选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激励器和连接在所述激励器和壳体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壳体靠近人体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激励器包括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磁路组件、以及与所述磁路组件相对设置的音圈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音圈组件包括线圈、第一导磁件和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导磁件固定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线圈和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件靠近所述磁路组件的一侧;
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第二导磁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
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同极相对布置,所述线圈通过通电后产生的磁场驱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带动所述弹性件振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低频调节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靠近人体一端的第二盖体。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采用弹性连接的第一盖体和壳体,完全隔离振动组件和背离人体的第一盖体,使振动无法或少量的传递至第一盖体,从而有效减少了背离人体一面的盖体的振动漏音,打破了骨传导发声装置应用场合的限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产成本低,有利于骨传导技术的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2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能耗粪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箱梁桥面预埋徐变插管检测装置